[发明专利]一种颗粒材料的颗粒状态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64313.X | 申请日: | 201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4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赖正首;黄林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许建成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材料 状态 分析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颗粒材料的颗粒状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材料的颗粒状态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待分析的颗粒材料中的颗粒的几何形态,通过傅里叶级数表征所述颗粒材料的数学描述,所述数学描述包括颗粒形状描述符和颗粒位置描述符;
根据所述颗粒材料的数学描述,判断颗粒之间是否接触;
如果颗粒之间有接触,则根据所述颗粒材料的数学描述,计算颗粒之间的接触特征;
根据所述颗粒之间的接触特征,计算颗粒之间的接触力,根据所计算的接触力更新颗粒的运动状态;
根据所获取的颗粒当前的状态以及颗粒在下一时刻的状态,通过时间步的迭代,获取颗粒在一时间段的力学响应与状态演化;
所述根据所述颗粒材料的数学描述,判断颗粒之间是否接触的步骤包括:
对于任意两个颗粒p,q,其颗粒形心位置分别为Cp、Cq,点Ap是颗粒p上的任意一点,向量CpAp的极角为v,直线CqAp与颗粒q的表面相交于Aq,点Ap与点Aq的距离表示为其中L表示其下标两点之间的距离;
计算所述距离D的最小值,如果所述最小值小于或等于0,则颗粒p、q相接触;
所述计算所述距离D的最小值的步骤包括:
计算线段CqAp的长度:其中,点Ap的坐标表示为:角标p、q表示颗粒p和q,为傅里叶基函数,θ0为颗粒的初始倾角,XC、YC为颗粒形心位置的颗粒位置描述符;
计算线段CqAq的长度:其中,点Aq的坐标表示为:
根据线段CqAp和线段CqAq的长度,计算距离D为:通过牛顿迭代法计算所述距离的最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材料的颗粒状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分析的颗粒材料中的颗粒的几何形态,通过傅里叶级数表征所述颗粒材料的数学描述,所述数学描述包括颗粒形状描述符和颗粒位置描述符的步骤包括:
在局部坐标系中,颗粒表面上的任何点通过其相对于原点的极半径r和相对于x轴的极角θ来确定,将颗粒表面上的任何点A的局部坐标(xa,ya)可表示为xa=rcosθ,ya=rsinθ;
将极半径r通过傅里叶展开的方式表示为:其中,a0,an,bn为颗粒形态描述符,N为傅里叶级数;
在全局坐标系中,颗粒表面上的任何点位置表示为XA=XC+r(θ)cosθ,YA=YC+r(θ)sinθ,其中,XC、YC为颗粒形心位置的颗粒位置描述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材料的颗粒状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颗粒材料的数学描述,计算颗粒之间的接触特征的步骤包括:
根据计算的距离确定两个颗粒的表面的接触点;
根据所述接触点确定所述接触点对应的接触中心;
根据所述接触中心确定接触分支向量,所述接触分支向量即为接触中心指向颗粒形心的向量;
获取所述接触点的法向和切向,根据通过所述接触中心、方向为接触法向的直线与两个颗粒表面轮廓的交点,确定接触重叠点;
根据所述接触重叠点之间的距离计算接触重叠量;
计算接触相对切向位移变化量Δδt=vtΔt,其中,为相对切向速度,v为颗粒的速度,w为颗粒的角速度,ln为接触分支向量长度,上标p、q指示颗粒p和q,且颗粒的状态包括位置、倾角、速度和角速度,颗粒的速度、角速度由颗粒当前的状态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3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