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光膜透明基底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49732.6 | 申请日: | 201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稚;葛亚明;杨家顺;韩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3/075;C08L5/08;C08B37/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光 透明 基底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关于基底,特别是关于一种增光膜透明基底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中华稻蝗覆翅依次经碱煮回流、酸浸搅拌和乙醇加热回流后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2)滤渣转移至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环己酮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并密封,加热并连续搅拌,产物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3)滤渣转入醋酸溶液,研磨后离心取上清液;4)上清液以去离子水稀释,蒸发部分水分,制成水凝胶即得。以农业害虫中华稻蝗覆翅为原料经特定理化方法制备的增光膜透明基底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可见光透过率,特殊环境耐受性优异,可降低含所述增光膜透明基底的有机柔性屏所受的冲击损伤,并可得到较佳的增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基底,特别是关于一种增光膜透明基底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增光膜属光学扩散膜,是有机柔性屏的重要组件,其传统的制备原料为化工原料,价格高且发展不可持续。鉴于柔性屏相关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有望大规模地运用到手机、液晶电视、电脑、汽车和可穿戴智能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上。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具有诱人的市场开发前景。
传统光学扩散膜如增光膜的制备材料主要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和聚氨酯(PU)等。上述材料被选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具有高可见光透光率,但在原料成本、热稳定性、拉伸强度、抗黄化性、尺寸变异性和粘着力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另外,这些材料均属于化工塑料,生产成本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大,市场稳定性差。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材料是以微米级薄膜或微球形式存在,易产生“微塑料”、“白色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甚至直接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性能更优且经济环保的光学扩散膜用新材料。
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制造的一类新型材料,具有原料可再生、成本低廉、安全无污染、可生物降解等特性。甲壳素纳米纤维材料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类生物基材料,具有高透光率(>90%)、大拉伸强度(>230MPa)、热稳定性好、优良的尺寸变异性和抗黄化性等诸多优点,十分符合光学扩散膜对制备材料的要求。另外,添加甲壳素纳米纤维材料还可显著提高PU等粘结剂的粘着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甲壳素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聚合物,其制备原料主要为虾蟹壳,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此类廉价原料。综上,如果以甲壳素纳米纤维材料替代PET等传统化工塑料可能会制备出性能更好、价格更低且安全无污染的光学扩散膜。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光膜透明基底的制备方法,以农业害虫中华稻蝗覆翅为原料,经特定理化方法制备增光膜透明基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增光膜透明基底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可见光透过率,特殊环境耐受性优异,可降低含有所述增光膜透明基底的有机柔性屏受到冲击损伤,并可得到较佳的增光效果。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光膜透明基底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将中华稻蝗覆翅依次经碱煮回流、酸浸搅拌和乙醇加热回流,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
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水溶液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环己酮,滤渣转移至上述混合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至10~12并密封,加热并连续搅拌,产物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
3)滤渣转入醋酸溶液中,混合液研磨后离心取上清液;
4)上清液以去离子水稀释10倍,蒸发部分水分,制成水凝胶即得。
在本申请发明内容及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的碱煮回流是以5%NaOH煮沸回流2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9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