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小鼠胚胎羊膜腔显微注射的固定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46151.7 | 申请日: | 201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付超;殷文娟;郭林芝;岳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赵禛 |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针 水平部 胚胎 倾斜部 羊膜腔 制备 显微注射 小鼠胚胎 注射 简化操作过程 医疗器械技术 受外界环境 工艺制备 开口向上 倾斜设置 制备工艺 高倍镜 缩径部 凹陷 拉针 磨针 凝胶 刃口 小孔 小鼠 有向 连通 自由 | ||
1.一种用于小鼠胚胎羊膜腔显微注射的固定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倾斜部与水平部,倾斜部与水平部均为毛细管,倾斜部的一端与水平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倾斜部与水平部相互连通,倾斜部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部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45°~150°,水平部自由端的端部倾斜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刃口,刃口端面与水平部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水平部的中部还设置有向水平部内侧凹陷的缩径部,缩径部与刃口之间的距离为1mm;所述倾斜部与水平部的内径均为0.7mm,倾斜部与水平部的外径均为1.0mm,缩径部的内径为100μm,水平部的长度为8~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鼠胚胎羊膜腔显微注射的固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为薄壁毛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鼠胚胎羊膜腔显微注射的固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与水平部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鼠胚胎羊膜腔显微注射的固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部的侧壁设置为向水平部内侧凹陷的梨形开口。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鼠胚胎羊膜腔显微注射的固定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毛细管,毛细管的外径为1.0mm,毛细管的内径0.7mm,将毛细管安装在磨针仪上,调节毛细管的轴线方向与磨削方向的夹角为45°,启动磨针仪对毛细管一端的端部磨削5分钟,直至毛细管的端部形成刃口,刃口端面与毛细管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S2、将步骤S1磨削后的毛细管在清洁液中浸泡,取出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后,再使用Milli-Q溶液浸洗,最后放入烘箱,在56℃~60℃环境中烘干毛细管;
S3、将步骤S3烘干后的毛细管安装在锻针仪上,物镜下使毛细管靠近刃口一侧的侧壁靠住加热的铂金丝,缓慢移动毛细管,使毛细管侧壁的加热部位与刃口之间的距离为1mm;调节锻针仪加热温度至70℃~75℃,对毛细管侧壁局部加热,加热过程中毛细管与加热球不接触,毛细管一侧侧壁受热导致至毛细管弯曲,然后将毛细管沿轴线方向旋转180°,对毛细管弯曲部位内侧侧壁继续加热,使之前被加热的玻璃管反方向弯曲直至毛细管再次变直;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被加热处毛细管的内径缩小至100μm,形成缩径部,并使缩径部的侧壁形成向毛细管内侧凹陷的梨形开口,同时使毛细管的轴线为直线;
S4、在毛细管刃口一侧侧壁距离刃口8~10mm处在加热毛细管,然后弯曲毛细管,使毛细管形成倾斜部与水平部,并使刃口的开口方向向上,其中倾斜部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部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45°~150°,即获得固定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61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