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装置、编码方法、记录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44404.7 | 申请日: | 2015-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4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守谷健弘;镰本优;原田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0L19/07 | 分类号: | G10L19/07;G10L19/00;G10L19/0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郑海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装置 方法 记录 介质 | ||
1.一种编码装置,包括:
预测对应编码单元,对由可变换为当前的帧的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的、与至少包含来自过去的帧的预测的预测向量的差分所构成的差分向量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码,从而得到与所述第一码对应的量化差分向量;以及
非预测对应编码单元,在(A-1)与对应于可变换为所述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列的频谱包络的峰谷大小的大峰谷对应的指标Q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以及/或者,(B-1)与所述频谱包络的峰谷大小的小峰谷对应的指标Q’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下的情况下,对由可变换为当前的帧的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和所述量化差分向量的差分或者差分的元素的一部分所构成的校正向量进行编码,生成第二码。
2.一种编码装置,包括:
预测对应编码单元,对由可变换为当前的帧的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和至少由来自过去的帧的预测和预定的向量所构成的预测向量的差分所构成的差分向量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码,从而得到与所述第一码对应的量化差分向量;以及
非预测对应编码单元,在(A-1)与对应于可变换为所述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列的频谱包络的峰谷大小的大峰谷对应的指标Q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以及/或者,(B-1)与所述频谱包络的峰谷大小的小峰谷对应的指标Q’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下的情况下,对由从可变换为当前的帧的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减去所述量化差分向量和预定的向量所得到的差分或者差分的元素的一部分所构成的校正向量进行编码,生成第二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码装置,
所述可变换为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是线频谱对的参数列构成的向量,
所述指标Q’是与所述第一码对应的全阶或者低阶的已量化的线频谱对的参数列的相邻的参数间的差分、和最低阶的已量化的线频谱对的参数之中的最小值。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码装置,
所述可变换为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是线频谱对的参数列构成的向量,
所述指标Q’是与所述第一码对应的全阶或者低阶的已量化的线频谱对的参数列的相邻的参数间的差分的最小值。
5.一种编码方法,包括:
预测对应编码步骤,对由可变换为当前的帧的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的、与至少包含来自过去的帧的预测的预测向量的差分所构成的差分向量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码,从而得到与所述第一码对应的量化差分向量;以及
非预测对应编码步骤,在(A-1)与对应于可变换为所述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列的频谱包络的峰谷大小的大峰谷对应的指标Q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以及/或者,(B-1)与所述频谱包络的峰谷大小的小峰谷对应的指标Q’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下的情况下,对由可变换为当前的帧的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和所述量化差分向量的差分或者差分的元素的一部分所构成的校正向量进行编码,生成第二码。
6.一种编码方法,包括:
预测对应编码步骤,对由可变换为当前的帧的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和至少由来自过去的帧的预测和预定的向量所构成的预测向量的差分所构成的差分向量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码,从而得到与所述第一码对应的量化差分向量;以及
非预测对应编码单元,在(A-1)与对应于可变换为所述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列的频谱包络的峰谷大小的大峰谷对应的指标Q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以及/或者,(B-1)与所述频谱包络的峰谷大小的小峰谷对应的指标Q’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下的情况下,对由从可变换为当前的帧的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减去所述量化差分向量和预定的向量所得到的差分或者差分的元素的一部分所构成的校正向量进行编码,生成第二码。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编码方法,
所述可变换为多阶的线性预测系数的系数的向量是线频谱对的参数列构成的向量,
所述指标Q’是与所述第一码对应的全阶或者低阶的已量化的线频谱对的参数列的相邻的参数间的差分、和最低阶的已量化的线频谱对的参数之中的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44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