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及其实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39536.0 | 申请日: | 201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6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许冬进;袁旭;石善志;何小东;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 地址: | 430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罐 称重传感器 托盘 循环管 岩心 加热装置 加压装置 水泵 致密 模拟地层 实验装置 连通 高温高压条件 流体流动状态 上部内腔 实验系统 下部内腔 质量变化 检测轴 热源 内腔 气压 测量 记录 | ||
1.一种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渗吸罐、托盘、称重传感器、循环管、水泵、加热装置及加压装置,所述托盘内置于所述渗吸罐;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内置于所述渗吸罐,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检测轴与所述托盘连接,并用于测量所述托盘上的物体的重量;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渗吸罐的下部内腔连通、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渗吸罐的上部内腔连通;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循环管上;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渗吸罐提供热源;所述加压装置对所述渗吸罐的内腔提供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氮气瓶、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一气阀及第二气阀,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渗吸罐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阀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氮气瓶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管的中间段连通;所述第二气阀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二气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还包括容置仓,所述容置仓内置于所述渗吸罐,并与所述渗吸罐固定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内置于所述容置仓,并且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容置仓固定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检测轴穿过所述容置仓上端设置的一通孔后与所述称重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循环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渗吸罐的下部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抽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的下部内腔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储液罐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渗吸罐的上部内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还包括第一回压阀,所述第一回压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还包括第二回压阀,所述第二回压阀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还包括保温箱,所述渗吸罐、所述储液罐及所述加热装置均内置于所述保温箱。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测出岩心质量m,将岩心放入油液中浸泡至饱和,测出完全饱和后的岩心的质量M,油的密度为ρo,计算饱和油体积;
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饱和岩心放置于所述托盘上;
步骤3,启动所述水泵,向所述渗吸罐中泵入渗吸液,开启所述加热装置及所述加压装置;
步骤4,所述称重传感器等时间间隔依次测出岩心的质量为m1、m2、m3.......mn;
步骤5,计算岩心循环渗吸采出程度R。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饱和油的体积岩心循环渗吸采出程度其中渗吸液的密度为ρL。
10.一种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致密油岩心渗吸实验装置,还包括信号采集器以及显示终端;
所述信号采集器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电连接,并采集称重信号;
所述显示终端与所述信号采集器电连接,并根据称重信号获取岩心的质量,显示所述岩心的质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95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