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理有源以太网电缆的旁路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30084.X | 申请日: | 2019-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S·英格尔;Y·拉姆;R·帕伊;陈宝华;陈建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3/50 | 分类号: | H04L43/50;H04L43/0823;H04B3/46;H01R43/00;H01R31/06;H01R13/70;H01R13/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黄嵩泉;张鑫 |
| 地址: | 开曼群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理 有源 以太网 电缆 旁路 开关 | ||
公开了用于管理有源以太网电缆的旁路开关,一种电缆、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各自促进产品开发、测试和调试。电缆制造方法的说明性实施例包括:将第一端部连接器插头连接到第一数据恢复和重新调制(DRR)设备并连接到第一控制器设备;以及提供旁路开关,该旁路开关在第一控制器设备的控制下操作以将命令总线与配置总线合并,从而使得能够通过第一主机接口端口直接访问配置总线。第一端部连接器插头具有:一组专用引脚,该组专用引脚用于在第一DRR设备和第一主机接口端口之间传送多通道数据流;以及用于在第一主机接口端口和第一控制器设备之间传送通信的双线命令总线的附加引脚,该第一控制器设备可操作用于经由双线配置总线来配置第一DRR设备。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协会出版了以太网IEEE标准IEEE标准802.3-2015,这对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熟悉的。该以太网标准为通过同轴电缆、双轴电缆、双绞线电缆、光纤电缆和电子背板以各种信道信号星座在1Mb/s至100Gb/s的选定速度下的局域网(LAN)操作提供通用介质访问控制规范。随着对更高数据率的持续需求,正在扩展该标准。即使均衡器被迫以更快的码元率操作,这种对标准的扩展也必须考虑增加的信道衰减和色散。随着所提出的每通道比特率随着超过几米的距离跨度上的PAM4或更大的信号星座而上升超过50Gbps,提供确保始终如一的稳健性能的可负担且大规模制造的网络硬件变得越来越困难。
对于不超过2米的距离跨度,衰减被合理地限制,以使得可以采用无源铜电缆,该无源铜电缆也被称为直接附连电缆或“DAC”。具有更大距离跨度的数据中心被迫使依赖于有源光缆(AOC)设计,该AOC设计将电接口信号转换为由光纤传输的光信号,即便此类电缆伴随有极高的成本。有源以太网电缆(AEC)是一种新设计的电缆,其使用电缆连接器中的硬连线的数据恢复和重新调制(DRR)芯片来提供高达至少七米的距离跨度上的负担得起的高带宽数据传输。权衡在于电缆连接器中的DRR芯片和支持电路将附加的硬件层引入到通信信道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复杂设计被创建和开发到制造的产品中,期望验证它们的操作,或者如果它们的操作失败,则确定这些产品如何失败。尽管用于内置自测试(BIST)和调试支持的集成模块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是通过附加硬件层访问此类模块变得越来越困难。改进的访问将实现更快的产品验证和调试。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文中公开了各自促进产品开发、测试和调试的一种电缆、一种制造方法以及一种使用方法。一种电缆制造方法的说明性实施例包括:将第一端部连接器插头连接到第一数据恢复和重新调制(DRR)设备并连接到第一控制器设备;以及提供旁路开关,该旁路开关在第一控制器设备的控制下操作以将命令总线与配置总线合并,从而使得能够通过第一主机接口端口直接访问配置总线。第一端部连接器插头具有:一组专用引脚,该组专用引脚用于传送第一DRR设备和第一主机接口端口之间的多通道数据流;以及用于在第一主机接口端口和第一控制器设备之间传送通信的双线命令总线的附加引脚,该第一控制器设备可操作用于经由双线配置总线来配置第一DRR设备。
说明性电缆实施例包括:第一端部连接器,其具有:第一数据恢复和重新调制(DRR)设备;第一控制器设备,经由双线配置总线耦合到第一DRR设备;第一端部连接器插头,连接到所述第一数据恢复和重新调制(DRR)设备和第一控制器设备,该第一端部连接器插头具有专用引脚,用于在第一DRR设备和第一主机接口端口之间传送多通道数据流,以及用于第一主机接口端口和第一控制器设备之间的命令总线的两个引脚;以及旁路开关,该旁路开关在第一控制器设备的控制下操作以将命令总线与配置总线合并,从而使得能够通过第一主机接口端口直接访问配置总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0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