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锰负极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26775.2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金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2 | 分类号: | H01M4/12;B23P2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董蕾 |
| 地址: | 441500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裁切 锂带 负极 钢带 料盘 铆接 生产效率 收料结构 贴胶结构 铆压 贴胶 锂锰 全自动化生产 降低生产 生产设备 工作台 后带 料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锰负极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侧设有锂带料盘、极耳料盘、打极耳裁切结构、极耳铆压结构、贴胶结构以及收料结构,所述极耳料盘上设有钢带,所述钢带通过打极耳裁切结构裁切并打极耳,在极耳铆压结构的作用下,将裁切后的钢带与锂带铆接,所述铆接后带极耳的锂带在贴胶结构的作用下贴胶,所述收料结构将贴胶后的锂带裁切并收集在料盒中,通过铆接将极耳和负极锂带固定,简化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设备采用全自动化生产模式,降低生产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锂锰负极机。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中,对于锂锰电池的负极一般是采用焊接将负极锂带和极耳固定在一起,在该过程中,焊接过程成本较高,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简化生产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生产设备,用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现提供一种锂锰负极机,通过铆接将负极锂带和极耳固定,简化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锰负极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侧设有锂带料盘、极耳料盘、打极耳裁切结构、极耳铆压结构、贴胶结构以及收料结构,所述极耳料盘上设有钢带,所述钢带通过打极耳裁切结构裁切并打极耳,在极耳铆压结构的作用下,将裁切后的钢带与锂带铆接,所述铆接后带极耳的锂带在贴胶结构的作用下贴胶,所述收料结构将贴胶后的锂带裁切并收集在料盒中。
优选的,所述打极耳裁切结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传送辊、裁切气缸、切刀结构和打极耳结构,所述钢带从极耳料盘上经过传送辊至切刀结构,所述切刀结构包括固定在固定板上侧的定刀,所述定刀的上侧设有动刀,所述动刀固定在裁切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钢带从定刀与动刀之间穿过至打极耳结构,所述打极耳裁切结构还包括用于移动极耳的极耳移动模组,所述极耳移动模组固定在固定板上侧,所述极耳移动模组的移动板上固定有用于夹持钢带的夹持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固定在模组移动板上的水平夹持气缸,所述水平夹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侧设有固定的竖直夹持气缸,所述竖直夹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固定夹具。
优选的,所述打极耳结构包括固定在固定板上侧的极耳气缸,所述极耳气缸的活塞杆设有极耳冲压结构,所述极耳冲压结构下侧设有极耳定位结构,所述极耳定位结构固定在极耳移动模组上侧。
优选的,所述极耳铆压结构包括铆压底板,所述铆压底板上侧设有铆压板,所述铆压板与铆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铆压气缸通过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侧, 所述负极锂带从铆压板和铆压底板之间穿过。
优选的,所述贴胶结构包括胶带盘、吸胶结构和切胶结构,所述胶带缠绕在胶带盘上,经过切胶结构的作用将胶带切断,在吸胶结构的作用下,将切断后的胶带贴附在极耳表面。
优选的,所述收料结构包括负极切刀结构和收料夹具,所述负极切刀结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端的负极切刀气缸,所述负极切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负极上切刀,所述负极上切刀的下侧设有固定在工作台上侧的负极下切刀,经过贴胶结构的锂带从负极上切刀和负极下切刀之间穿过,所述收料夹具位于负极切刀结构外侧,用于将锂带夹持并移动。
优选的,所述收料夹具包括收料模组,所述收料模组的移动板上设有手指气缸,所述锂带位于手指气缸的两个夹爪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铆接将极耳和负极锂带固定,简化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设备采用全自动化生产模式,降低生产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锂锰负极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锂锰负极机打极耳裁切结构和极耳铆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金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襄阳金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