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3891.0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卢金华;孙宏涛;孙蓬;车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9/08 | 分类号: | A61L29/08;A61L29/16;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欣达睿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6 | 代理人: | 李欣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药物 涂层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复合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和覆盖在球囊表面的药物涂层;药物涂层包括活性药物和载体;载体包括低分子量载体和高分子量载体,药物涂层中的活性药物与高分子量载体的质量比为0.2~20,低分子量载体与高分子量载体的质量比为0.5~10,载药量为0.5~10ug/mm2。本发明兼顾药物快速转载和降低输送过程损失。保证药物球囊的涂层的完整性;在药物转载到血管组织后,部分药物被暂时固定在载体内而无法释放,随高分子量载体的降解和/或溶解,药物才被逐步释放,以延长药物在组织中的存续时间,更长时间地抑制组织增生,从而降低血管内的再狭窄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经历了裸球囊,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阶段。其中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一方面药物能有效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从而降低再狭窄发生率,另一方面无需置入支架,从而减少了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降低了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缩短了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减少了出血风险。另外,在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研究中,DCB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时显示出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DCB还适用于高出血风险患者、正在口服抗凝药物或近期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DCB在治疗外周血管的原发狭窄和支架内再狭窄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DCB正以其“介入无植入”的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
自德国B.Braun公司推出第一代药物球囊至今,国内外已有多家公司的药物球囊在国内外上市。B.Braun公司的药物球囊利用造影剂碘普罗胺作为载体与紫杉醇一起作为药物涂层涂覆在球囊导管上治疗冠脉血管再狭窄,由于碘普罗胺的亲水特性,可以提高脂溶性药物紫杉醇向血管组织的转载率,保证了该产品在临床使用的有效性,但该涂层结构的药物球囊产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碘普罗胺属于较大的亲水性分子,这种载体的单一使用使其临床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输送损失严重,涂层产生微粒较多,微粒较大,造成下游血管堵塞的风险。因此,在后续的DCB开发中针对赋型剂的改进仍需要持续进行,需要兼顾平衡药物的快速转载和药物的输送损失过大以及微粒带来的风险。
申请号为CN200880001141.8的专利,涉及一种用于将治疗剂递送到组织的医疗器械。所述医疗器械具有一个覆盖在所述医疗器械的外表面上的层。所述层含有治疗剂和添加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添加剂具有亲水部分和药物亲和部分,其中所述药物亲和部分为下列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疏水部分、通过氢键与所述治疗剂亲和的部分和通过范德华相互作用与所述治疗剂亲和的部分。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添加剂为水溶性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添加剂为表面活性剂和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化合物的分子量为80-750或者具有四个以上羟基基团。该专利采用亲水亲油的两亲物质作为载体,可以实现脂溶性药物与血管组织亲水性之间的过渡平衡,使亲脂性药物能够更好与血管组织接触转载,但是该专利涂层采用的载体单一,解决不了药物的快速释放转载和药物的输送损失过大以及微粒之间的矛盾。
申请号为CN201310732989.0的专利,涉及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和覆盖在球囊表面的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活性药物和载体;所述活性药物为紫杉醇、雷帕霉素、紫杉醇衍生物或雷帕霉素衍生物;所述载体包括有机酸盐和多元醇,所述药物涂层中的活性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0.2~100,所述有机酸与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2~5)∶1。药物涂层中的有机酸盐和多元醇共同发挥作用,防止在球囊导管被置入到靶位点前药物过早释放,促进药物从球囊表面快速释放并被靶组织吸收,既能减少输送过程中药物损失又具有较好药物转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3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疏液低粘功能性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