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除气泡的轮胎用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13465.7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3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豪 |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B1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气泡 轮胎 模具 | ||
一种真空除气泡的轮胎用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导向柱。该真空除气泡的轮胎用模具,通过半透膜与扇形板的配合使用,注塑前,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当液体橡胶注入成型腔中的同时,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内的空气通过真空管被真空泵抽走,并且由于半透膜只能通过气体,而液体无法通过,当液体橡胶接触半透膜时,当成型腔被橡胶填满时,活动板也被橡胶顶至最上端,同时六片扇形板关闭并与固定块一起将真空管堵塞,真空管不再抽空气的同时外侧的而空气也无法进入成型腔中,使成型腔接近真空状态,从而达到了减少橡胶与空气接触的效果,有效避免了模具生产中气泡的产生,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复杂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除气泡的轮胎用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汽车的部件有很多,轮胎是重要零部件之一,轮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汽车的行驶距离,轮胎的生产是通过模具注塑成型,而轮胎的生产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生产时,注塑的橡胶中含有气泡,容易导致生产出来的轮胎成品不合格,导致材料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
2、注塑时,模具的成型腔中含有空气,在挤压注塑的过程中,橡胶容易与空气挤压,导致橡胶中产生气泡,导致生产不合格,提高了生产成本。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真空除气泡的轮胎用模具来解决以上的问题,将注塑橡胶内的气泡排出,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并且将成型腔内的空气抽成真空,避免了空气与橡胶的混合,保证了轮胎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除气泡的轮胎用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导向柱,上模具的底部开设有上成型腔,上模具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上模具的内顶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中部开设有气孔,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透膜,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模具的内顶壁固定连接的弹簧,活动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铰接有扇形板,扇形板的顶部铰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上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真空管,上模具的底部插接有下模具,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下成型腔,下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下模具并延伸至下成型腔底部的注塑管,注塑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液滤芯,注塑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下模具底部的排气管。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真空除气泡的轮胎用模具,通过半透膜与扇形板的配合使用,注塑前,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当液体橡胶注入成型腔中的同时,真空泵启动,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内的空气通过真空管被真空泵抽走,并且由于半透膜只能通过气体,而液体无法通过,当液体橡胶接触半透膜时,不仅无法通过半透膜,还会随着橡胶的不断加入,橡胶将会推动活动板向上移动,当成型腔被橡胶填满时,活动板也被橡胶顶至最上端,同时六片扇形板关闭并与固定块一起将真空管堵塞,真空管不再抽空气的同时外侧的而空气也无法进入成型腔中,使成型腔接近真空状态,从而达到了减少橡胶与空气接触的效果,有效避免了模具生产中气泡的产生,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2、该真空除气泡的轮胎用模具,通过气液滤芯与排气管的配合使用,液态橡胶通过注塑管注入成型腔中时,液态橡胶先经过气液滤芯的过滤,气液滤芯会将液态橡胶中的气泡排挤出去,并且排挤出来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下模具的底部,这时进入模具中的液态橡胶中含有的气泡较少,从而达到了减少注入橡胶的含气泡率,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上模具的形状为正方形且上模具的材料为钢制材料,所述上成型腔的形状为圆环状且上成型腔的底部侧边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进一步,所述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板关于上模具的中线对称,所述半透膜只可以通过气体,液态橡胶无法通过半透膜。
进一步,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六个且连接杆的材料为钢制材料,所述扇形板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扇形板组成一个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豪,未经叶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3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双向侧抽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 下一篇:模具二次顶出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