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星群多波束接收的干扰抑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00417.4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6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崔高峰;张雯;张尚宏;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祗志洁 |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毫米波 星群 波束 接收 干扰 抑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毫米波的星群多波束接收的干扰抑制方法,应用场景是:在基于毫米波的星群通信系统中,位于星群中心的主星的每个扇区天线配备有多个波束,当多颗卫星运动到一颗主星的同一个扇区的覆盖范围内,并向该主星发送消息时,在主星处出现波束重叠;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根据星群中所有卫星的位置,调整卫星的波束指向,以使得每个波束覆盖范围内只有一颗发送卫星或接收卫星;所述方法包括:
在信标间隔的关联波束赋形训练A-BFT时隙内执行波束偏置;
所述的波束偏置是在卫星当前对准的波束方向上添加波束偏置角度;所述的波束偏置角度,以使得星群网路的可达速率最大,通过遗传算法获得;
所述的星群网路的可达速率是由各接收卫星的可达速率求和得到,表示如下:
其中,为星群网路的可达速率,代表接收卫星集合,为接收卫星j的可达速率,表示发送卫星i和接收卫星j之间的发送偏置角,分别表示发送卫星i和接收卫星j之间的接收偏置角;
使得星群网路的可达速率最大,表示为如下:
其中,θml表示接收卫星的波束的主瓣宽度,表示接收卫星的扇区的宽度,N表示波束数量;
所述的遗传算法如下:
步骤1,初始化个体;设初始由遗传算法随机生成S个种群,每个种群中包含A个个体,每个个体为发送卫星或接收卫星的波束偏置角度,表示为个体的集合表示为其中,A=2I,I为集合中的卫星数量,是发送卫星的集合,S为每代规模;
步骤2,计算种群的适应度;以星群网络整体的可达速率作为适应度函数计算如公式(1)所示,获取每个种群的适应度值;
步骤3,从当代群体中选择出优良种群组成新一代群体,种群的选择概率pa可表示为:
其中,Fa就是种群的适应度,Fb就是种群的适应度;
设从当代群体中保留的种群数量为N1个,表示为那么剩下的M=S–N1个种群中的个体将由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操作产生;
对当代群体的某个种群中的第k个个体θk和第l个个体θl在第g位通过交叉操作,得到θkg和θlg,如下:
θkg=θkg(1-b)+θlgb (4)
θlg=θlg(1-b)+θkgb (5)
其中,θkg表示第k个个体θk的第g位;θlg表示第l个个体θl的第g位;b是[0,1]区间的随机数;通过交叉操作产生新个体,设交叉操作产生的种群数目为M1,表示为
对某个种群中在第a个个体的第g个基因θag进行变异的操作方法为:
其中,θmax是基因θag的上界,θmin是基因θag的下界,f(u)=r2(1-o/Kmax)2,r是一个随机数,o是当前迭代次数,Kmax是最大进化次数,r为[0,1]区间的随机数;通过变异操作产生新个体,设变异操作产生的种群数目为M2,表示为M=M1+M2;
步骤4,选择得到的交叉操作得到的和变异操作得到的共同组成新一代群体,将得到的新一代群体作为当代群体;判断当前代数k是否大于设置的最大迭代次数Kmax,如果是,停止迭代,输出当前的最优群体获得每个波束的最佳偏置角度;否则,继续转步骤2执行;
重复执行上面步骤1~4共Q次,每一次都得到一个最优解,重复Q次后,得到Q个最优解,从这些最优解中再选出最优的结果,作为最终的波束偏置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04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一种基于张量的分布式扩散自适应抗干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