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随机分布圆环的金属网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92963.8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8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陆振刚;张怡蕾;卢溪;谭久彬;王赫岩;董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5K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随机 分布 圆环 金属网 结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随机分布圆环的金属网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一个等边三角形(1)并将其沿三个边的延长线方向阵列排布,且阵列时相邻三角形顶点重合;
Ⅱ、以步骤Ⅰ中的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为参考点,做圆心位置在顶点附近随机,半径随机的基本随机圆环(2),基本随机圆环(2)互不相交;
Ⅲ、对步骤Ⅱ中的任意三个基本随机圆环(2)做与它们外切连通的外公切圆环(3),且外公切圆环(3)不与任何其它基本随机圆环(2)相交,其内部也不包含基本随机圆环(2);所述基本随机圆环(2)与其外公切圆环(3)共同作为基本圆环(4);
Ⅳ、在步骤Ⅱ和Ⅲ中产生的基本圆环(4)内部设有与其内切连通的子圆环(5);所述的基本圆环(4)内相邻子圆环(5)相切连通或相交,每个基本圆环(4)内的子圆环(5)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个,且直径相同或不同,相邻子圆环(5)的圆心和基本圆环(4)的圆心连线所组成的夹角为任意角度,不同基本圆环(4)中的子圆环(5)的个数、直径、角度均随机产生;
Ⅴ、对步骤Ⅲ产生的外公切圆环(3)中部分相交圆环按打断规则打断相交部分的圆弧线,所述的打断规则包括:①若两个相交的外公切圆环(3)均不与其它外公切圆环(3)相交,则判断两个外公切圆环(3)半径的大小,将半径较小的外公切圆环(3)作为被打断圆环(6)进行打断,去掉被打断圆环(6)相交部分圆弧线;②若有两个以上外公切圆环(3)相交,将与半径最大的外公切圆环(3)相交的外公切圆环(3)按上述规则①进行打断,获得被打断圆环(6),若被打断圆环(6)还有其它相交外公切圆环(3)时,则被打断圆环(6)再次被打断,去掉相交部分圆弧线,若保留的外公切圆环(3)也有其它相交外公切圆环(3)时,则其它相交外公切圆环(3)被打断,重复以上交替打断过程,直至所有相交外公切圆环(3)均处理完毕;
Ⅵ、对步骤Ⅴ产生的被打断圆环(6),删除其在步骤Ⅳ中产生的子圆环并按填充规则添加子圆环(5),所述的填充规则包括:①若被打断圆环(6)与且只与一个外公切圆环(3)相交,则添加与被打断圆环(6)内切连通,与保留的外公切圆环(3)外切连通的子圆环(5);②若被打断圆环(6)与且只与两个外公切圆环(3)相交,则添加与被打断圆环(6)内切连通,与保留的两个外公切圆环(3)外切连通的子圆环(5);③若被打断圆环(6)与三个外公切圆环(3)相交,则添加与保留的三个外公切圆环(3)外切连通的子圆环(5);
Ⅶ、将步骤Ⅱ至Ⅵ所形成的基本圆环(4)、被打断圆环(6)和子圆环(5)用具有一定线宽的金属线条构成,从而形成基于随机分布圆环的金属网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分布圆环的金属网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Ⅱ中,所述圆心位置与等边三角形顶点的距离在等边三角形(1)边长的±15%范围内随机,所述基本随机圆环(2)半径为在等边三角形(1)边长的20%到35%的取值范围内随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分布圆环的金属网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Ⅲ和步骤Ⅵ中的圆环外切连通包括:①两圆环外切且外切切点处设置将两圆环连通的连接金属(7),②两圆环在连接处线条呈无缝交叠结构,③两圆环在连接处线条呈无缝交叠结构的同时,在交叠处设置将两圆环连通的连接金属(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分布圆环的金属网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Ⅳ和步骤Ⅳ中所述的圆环内切连通包括①两圆环内切且内切切点处设置将两圆环连通的连接金属(7),②两圆环在连接处线条呈无缝交叠结构,③两圆环在连接处线条呈无缝交叠结构的同时,在交叠处设置将两圆环连通的连接金属(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分布圆环的金属网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圆环(4)与其内切连通的子圆环(5)的直径为毫米和亚毫米量级,所述基本圆环(4)与其内切连通的子圆环(5)的金属线条宽度为微米或亚微米量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29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