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肿瘤微球入侵检测的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与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87185.3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顾忠泽;陈早早;王菲;张静;孙晓玮;葛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J3/24;C08J3/28;C08L89/00;C08L5/04;G01N23/04;G01N23/20;G01N23/20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 |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肿瘤 入侵 检测 网络 凝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用于3D肿瘤入侵检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明胶的改性处理,所述明胶的改性处理包括:将明胶在碱性环境下与改性剂反应并纯化以获得改性明胶;所述碱性环境包括以碱性缓冲液来提供,所述碱性缓冲液包括浓度为0.1~0.25mol,pH值9~11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所述改性剂包括(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酐,所述纯化包括使用透析、冻干的方法;2)3D肿瘤入侵检测用水凝胶双网络前体溶液的制备,所述3D肿瘤入侵检测用水凝胶双网络前体溶液的制备包括:将改性明胶与天然大分子和/或有机合成大分子混合于缓冲液中,形成所述水凝胶双网络前体溶液;3)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在3D肿瘤微球入侵检测中的原位交联,所述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在3D肿瘤微球入侵检测中的原位交联通过包括如下的步骤来实现:在培养并载有肿瘤细胞微球的培养器皿中加入所述水凝胶双网络前体溶液,先通过光致交联反应形成第一重网络,然后通过改变操作进行第二重网络的交联,最终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肿瘤入侵检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在所述碱性缓冲液中的浓度为10~20w/v%;所述改性剂与明胶的W/V配比为10g/0.3mL~10g/1mL;和/或:
所述改性明胶包括摩尔取代度为0.3~0.9的甲基丙烯酸改性明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肿瘤入侵检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大分子包括海藻酸盐、胶原、透明质酸或硫酸软骨素;所述有机合成大分子包括Mw分子量为600~1000000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Mw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和/或:
所述缓冲液包括0.01M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和/或:
所述3D肿瘤入侵检测用水凝胶双网络前体溶液的制备还包括:在所述水凝胶双网络前体溶液中引入引发剂,并避光保存;所述引发剂包括光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3D肿瘤入侵检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2-羟基-2-甲基苯丙酮或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3D肿瘤入侵检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先与改性明胶混合,在缓冲液中形成光引发剂浓度为0.0023~0.017mol/L的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肿瘤入侵检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交联反应包括使用波长为320~480nm、光强为5~100mw/cm2的紫外光以及蓝光波段,照射30s~300s;和/或:
所述改变操作包括温度致交联、引入交联剂、调节PH致交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3D肿瘤入侵检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包括二价离子盐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未经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71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旋白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丝素蛋白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