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隔热耐火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80816.9 | 申请日: | 2019-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4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海纳源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6/12 | 分类号: | C04B26/12;C04B11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耐火 工程材料 制备 乙烯基脂树脂 脲醛树脂溶液 红外陶瓷粉 有机质纤维 质量百分比 技术效果 耐火泥浆 无水溶剂 氧化钙粉 硅石粉 增强性 钛白粉 纤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隔热耐火工程材料,包括组分及质量百分比的硅石粉10%~20%、氧化钙粉10%~20%、耐火泥浆粉15%~25%、有机质纤维12%~16%、增强性纤维8%~12%、无水溶剂、红外陶瓷粉11%~15%、钛白粉5%~9%、脲醛树脂溶液和乙烯基脂树脂溶液。该发明的技术效果为隔热耐火性能较高,制备方法高效高。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型隔热耐火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材料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都将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其中的非金属材料也是重要的工程材料。它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作为墙体的基材使用,在建筑内墙体基材方面对这些工程材料的隔热以及耐火性能要求比较高,目前建筑内墙体基材在质轻、隔音、保温等特点上的效果比较高,但是在隔热以及耐火性能方面比较欠佳,目前的用于建筑内墙体的工程材料依然存在隔热与耐火性能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隔热耐火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隔热耐火工程材料,包括组分及质量百分比的硅石粉10%~20%、氧化钙粉10%~20%、耐火泥浆粉15%~25%、有机质纤维12%~16%、增强性纤维8%~12%、无水溶剂、红外陶瓷粉11%~15%、钛白粉5%~9%、脲醛树脂溶液和乙烯基脂树脂溶液。
优选的,所述硅石粉的含量不低于98%,所述耐火泥浆粉的含量不低于30%。
优选的,所述有机质纤维的含C量不低于35%,以所述有机质纤维为基质复合混合有硅酸铝质纤维3%~7%。
优选的,所述有机质纤维包括涤纶、腈纶、锦纶、丙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强性纤维为无机质纤维,所述增强性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岩棉、硅酸铝纤维、氧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高硅氧纤维、莫来石纤维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机质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6~20mm,所述增强性纤维的平均长度为25~30mm。
优选的,所述无水溶剂包括甲醇、甲酰胺、乙醇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硅石粉、所述氧化钙粉、所述耐火泥浆粉、所述红外陶瓷粉与所述钛白粉的平均粒径范围均为0.020~0.070mm。
优选的,所述硅石粉、所述氧化钙粉、所述耐火泥浆粉、所述红外陶瓷粉与所述钛白粉均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粒径范围在0.020~0.050mm之间的颗粒占12%~20%,粒径范围在0.050~0.070mm之间的颗粒占80%~88%。
一种复合型隔热耐火工程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热电偶反应釜的内部进行加热至100~120℃,取脲醛树脂溶液和乙烯基脂树脂溶液置于热电偶反应釜中,均匀混合搅拌0.8~1h,在搅拌时间期间,将有机质纤维与增强性纤维均平均分配若干部分,按照一次一部分机质纤维与一部分增强性纤维,分成若干次加入热电偶反应釜中混合均匀,获得材料基体;
步骤二:取硅石粉、氧化钙粉、耐火泥浆粉、红外陶瓷粉、钛白粉置于热电偶反应釜中加无水溶剂,保持温度50~80℃,混合搅拌1~2h后获得材料基质;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与步骤二中获得的材料基体与材料基质加入到热电偶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加压成型,得到密度为600~650Kg/m3,常温10%压缩抗压强度0.4MPa,500℃煅烧后10%压缩抗压强度1.2MPa,导热系数在800℃时仅为0.040~0.045W/m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海纳源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扬州市海纳源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0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