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超长DNA的提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67568.4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程相锦;余晓露;夏琦;朴民圣;汪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希望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06 | 分类号: | C12Q1/6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超长 dna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DNA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植物超长DNA的提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超长DNA的提取方法,包括:细胞核分离、细胞核纯化、裂解细胞核和核内DNA纯化四个步骤,该方法提取获得的DNA符合三代测序品台对DNA质量的要求,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测序效果。经电泳检测,该方法提取获得的DNA具有较长的长度,且纯度和提取率皆较高。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普通样品的提取,对于多糖、多酚含量的样品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提取效果。测序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取的水稻DNA,数据N50可达52.3kb,椰枣DNA,数据N50可达60.2k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NA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植物超长DNA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超长DNA(ultra-long DNA),或称高分子量DNA(high-molecular-weight DNA),是指片段长度在数百Kb甚至数Mb的DNA。超长DNA可应用于各种现代组学研究中,例如,大跨度目标区域的分离、鉴定和分析,BAC构建,YAC构建,基因组测序等。
近十年来随着二代、三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基因组数据呈井喷式增长。但是,由于植物基因组高重复性、多倍体特性,且受限于二代测序读长短,组装获得的基因组完整性、连续性并不理想。现有研究显示,测序的读长长度是影响基因组组装完整性、连续性的关键因素,读长长度较测序深度更为重要;较长的读长,有利于转座子富集区、着丝粒区域、重复区域等结构复杂区域的组装,能够显著提高基因组组装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使用传统的DNA提取手段获得的DNA片段长度仅在50kb左右,不会超过100kb。而以NanoPore、PacBio为代表的三代测序技术具有长读长的特点,三代测序平台对DNA质量要求为:1、OD260/280比值范围在1.8~2.0,OD260/230比值范围在2.0~2.5;2、Nanodrop/Qubit比值接近于1.0;3、浓度大于等于80ng/μL;4、DNA总量大于等于10μg。传统的DNA提取手段,所提取的DNA长度、纯度不能完全达到测序平台要求。而事实上,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即便达到平台要求,一些提取方法获得的DNA样品,也不能够实现良好的测序效果。例如:某次提取的水稻样品,使用核酸定量仪对该样本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测序仪要求:
同时,脉冲电泳检测结果(图1)显示DNA大小集中在200Kb,并且有少量500Kb片段。但按照标准流程使用Oxford Nanopore PromethION平台进行测序,上机后产出仅为24G。而该平台植物基因组测序平均产量应在50~60G。这说明核酸定量仪检测数据仅能作为参考,即便检测结果符合测序要求,也不一定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测序结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植物超长DNA的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取获得的DNA符合长读长测序平台对DNA质量的要求,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测序效果,例如以Oxford Nanopore和PacBio为代表的三代测序平台。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超长DNA的提取方法,包括:
步骤1:细胞核分离:
样品与匀浆缓冲液混合,以20500rpm~35000rpm匀浆3次~5次,每次15s~25s;
步骤2细胞核纯化:
匀浆液以匀浆缓冲液稀释后过40μm~100μm滤膜,滤液于0~4℃,60rcf~90rcf离心2min~5min,离心后的沉淀以匀浆缓冲液重悬,-4℃~4℃裂解10min~60min;
2000rcf~3000rcf离心15min~25min,沉淀以匀浆缓冲液清洗2~3次,然后用核洗涤缓冲液洗涤2~3次;
步骤3:裂解细胞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希望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希望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7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