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危废管理的电子标签生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5667.0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8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辉荣;张明东;阳杨;毛小英;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V20/52;G06Q10/0875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赵玉乾 |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理 电子标签 生成 方法 | ||
1.用于危废管理的电子标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数据采集端采集危险废物的出厂厂家和出厂时间,并根据出厂厂家和出厂时间生成出厂记录;
S2、通过数据采集端危险废物的危险因子,获取检测终端对危险废物的检测报告,并将采集的危险因子与检测报告进行对比分析;若不存在差异,则生成正常记录,若存在差异,则生成差异记录并报告;
S3、根据正常记录对危险废物的危害类别、危害等级进行评估,并生成评估记录;
S4、根据正常记录和评估记录获取危险废物的存储方式信息和处置方式信息;
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S406、通过定位终端获取危险废物存放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并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生成危险废物存放区域的导航图,再存储到电子标签中;
S5、获取危险废物在处置场内的物料流转状态,生成流转状态记录;
S6、收集整理出厂记录、正常记录、评估记录和流转状态记录,并保存到电子标签中;
S7、将电子标签设置在危废存放区域的门口处;
所述用于危废管理的电子标签生成的系统还包括用于读写电子标签的读写终端以及用于识别危废的图像识别终端;
所述读写终端包括以下模块:
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整理电子标签中的出厂记录、评估记录,并出厂记录、评估记录内的参数进行对应列表排列,并生成数据表;所述参数包括出厂厂家、危险因子、危害类别、危害等级;
表格填写模块,用于自动生成表格,所述表格用于供用户填写危废信息;
关键词读取模块,用于在用户填写表格时,读取危废信息的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在数据表中查找相同或相似的数据;
数据预显模块,用于将查找的相同或相似的数据在表格中进行预先展示,供用户做选择;
数据预加载模块,用于在从相同或相似的数据中选择数据时,将选中的数据加载到表格中;
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将填写完成的表格保存到电子标签中;
图像识别终端包括以下模块: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
拍照模块用于通过摄像头拍摄危废的实物图;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实物图中的形状、颜色对危废进行识别;
手动修改模块用于在识别错误时对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进行手动修正,并将识别结果和修正信息生成危废识别记录,再将危废识别记录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自优化模块用于在根据实物图中的形状、颜色对危废进行识别时,调用存储模块中的危废识别记录并与识别结果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为真,则获取识别出的危废的种类信息,并生成危废识别记录保存到存储模块中;若对比结果为假,则从手动修改模块获取修改信息中的,危废的种类信息,并生成危废识别记录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危废的种类信息发送给读写终端,以供读写终端通过危废的种类信息从数据表中筛选危险因子、危害类别、危害等级参数进行预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危废管理的电子标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1、通过数据采集端采集危险废物的批次数据,并根据批次数据生成对应的批次号;并存储到电子标签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危废管理的电子标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2、通过称量终端测量危险废物的重量、体积,获取危险废物盛装容器的参数,并选取合适的盛装容器,再根据重量、体积和危险因子,获取盛装容器的数量;并将盛装容器的参数和数量存储到电子标签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危废管理的电子标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3、获取在处置场内对危险废物进行物料流转的每个工作人员的信息,并存储到电子标签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危废管理的电子标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5、获取在处置场内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负责人的信息,并存储到电子标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56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