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油沉淀纳米颗粒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4541.1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9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崔春;孙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47/42;A61K31/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冯振宁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沉淀 纳米 颗粒 溶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酱油沉淀纳米颗粒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功能性纳米生物制品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先水洗后碱提取的方式提取酱油沉淀中的蛋白质,将该溶液稀释至一定蛋白含量浓度,调节pH至5‑11范围即得酱油沉淀纳米颗粒溶液;在此基础上,将生物活性物质以合适的比例添加其中,充分反应1‑6h,即可制得酱油沉淀‑生物活性物质复合纳米颗粒。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所制纳米颗粒可在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荷载中起到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纳米生物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酱油沉淀纳米颗粒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粒子输送体系在提高活性物质的生物可及性和生物可利用度上展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探索和寻求更多天然来源的生物大分子材料来制备纳米颗粒备受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蛋白基纳米颗粒具有非常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兼容性,在提高生物活性成分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物活性物质良好的输送载体。当前以非水溶性蛋白为基础构建的纳米递送体系,在对低生物利用度的功能性物质包埋递送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应用潜力。
非转基因豆粕(大豆)和小麦经过高盐稀态发酵后得到的酱油原油在杀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不溶于水、无味的酱油沉淀,其化学组成包括蛋白质、灰分、糖分和部分油脂。这种酱油沉淀的颗粒介于纳米级和微米级之间,采用传统高速离心无法有效与酱油原油分离开来。沉淀的存在不仅影响酱油产品色泽、而且导致产品在货架期瓶底出现大量沉淀,影响美观。因此,富含沉淀的酱油原料无法在酱油中使用,导致大量原油资源浪费,显著降低了经济效益。经测定,酱油沉淀中蛋白质含量约占10%,相较于原始大豆蛋白而言,其必需氨基酸组成略有减少,但疏水性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增加。基于酱油沉淀不溶于水的颗粒性质以及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加的事实,可预测酱油沉淀能作为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质的良好载体,制备成为新型纳米颗粒。
本发明旨在以酿造酱油原油在热灭菌过程中产生的酱油沉淀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纳米颗粒,并以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作为药物模型,证明酱油沉淀纳米颗粒的潜在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酱油沉淀为原料,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纳米颗粒材料,从而对酱油沉淀进行再利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以酱油沉淀纳米颗粒为载体,以不同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药物模型制备新型复合纳米颗粒,证实酱油沉淀纳米颗粒的潜在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酱油沉淀纳米颗粒溶液,溶液中颗粒的粒径为100-150nm。
以上所述的一种酱油沉淀纳米颗粒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酱油沉淀和水混合保温,再离心取沉淀物后重复混合保温、离心操作,以去除大量盐、色素以及其他杂质,然后调节pH值至10-12提取溶液中的蛋白质,将提取得到的蛋白质稀释,再调节稀释液的pH值低于提取溶液的pH值,即得酱油沉淀纳米颗粒溶液。
优选的,所述酱油沉淀由酿造酱油原油生产中热灭菌所产生;所述酱油沉淀与水等质量。
优选的,所述保温的温度为50-65℃,时间为1.5-4h;进一步优选温度为60℃,时间为3h。
优选的,所述离心的技术参数为9000r/min,10℃,20min。
优选的,在酱油沉淀中加入等量水,置于水浴锅中60℃保温3h,离心取沉淀物,补足到初始体积,再次保温1.5h,同样方式离心,取沉淀。
优选的,将提取得到的蛋白质稀释至溶液中蛋白质含量为0.5-6wt%,通过凯氏定氮法确定。
优选的,将提取得到的蛋白质稀释后调节pH值为5-11,进一步优选为11、10、9、8、7、6、5。
以上所述的一种酱油沉淀纳米颗粒溶液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4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