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机吊钩扭转角自动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2290.3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举;郭玲;屈艺;郭新宇;郭健;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B66C13/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21001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吊钩 扭转 自动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吊钩扭转角自动检测方法,基于吊钩的3D点云模型进行高精度、自动化的扭转角自动计算,主要步骤包括:通过去噪处理,去除吊钩以外的点云数据;通过遍历点云,搜索获吊钩钩尖段点集及钩尖顶点,以及不易发生形变的上半部点集数据;对上半部数据,基于初始平面假设、对称点集计算与特征值分解技术,计算出对称平面,作为扭转角检测的基准平面;计算钩尖段的对称平面,其法向量与基准平面法向量间的夹角,即为扭转角。本发明能够解决扭转角难以测量的问题,且不依赖于吊钩顶部特定形状,因而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起重机吊钩扭转角自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若吊钩扭转变形大于10°,则应报废。但目前的检测工具仅限于卡钳、游标卡尺等传统工具,其局限性体现在:(1)因无法全面获取数据,只能检测部分较容易测量的线性指标,如吊钩的开口度,而扭转形变则难以定量量度;(2)人工操作虽灵活,但主观性较大、容易引入误差,导致测量精度较低;(3)检测结果缺乏统一的存储和管理方法,无法利用检测数据对形变发展进行适当的分析和预警。
发明专利CN101634543A公开了一种起重吊钩扭转变形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该装置由夹具、基准钩架及滑动测量架组成。测量时,需夹紧吊钩、操作滑动测量架、记录吊钩侧面轮廓中心线并拟合出实际中心线,进而计算出形变角。该装置的安装过程繁琐,需人工读数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才能得到测量结果。实用新型CN202209944公开了一种在役起重机吊钩扭转变形测量装置,由一个圆环和一个长杆焊接而成。测量时需将装置固定于吊钩头部,尾部与吊钩弧形平行,根据头部与钩尖部尺寸计算得出扭转变形量。该装置也需手工安装,准确性难以保证,进而会导致测量数据的读取不精确。
综上所述,目前的起重机吊钩扭转形变检测在检测装置的复杂度、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检测精度及实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吊钩扭转角自动检测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起重机吊钩扭转角自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去噪处理,去除吊钩以外的点云数据;
步骤2、通过遍历点云,获得吊钩钩尖段点集及钩尖顶点,以及上半部点集数据;
步骤3、对上半部点集数据,基于初始平面假设、对称点集计算与特征值分解,计算出对称平面,作为扭转角检测的基准平面;
步骤4、计算钩尖段的对称平面,其法向量与基准平面法向量间的夹角,即为扭转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无需要特殊的设备安装工作,进而避免了因此而引入的误差;(2)本发明不依靠人工记录或处理数据,自动化程度高;(3)检测结果由大量测量数据的分析得到,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吊钩点云及坐标系示意图。
图2为吊钩扭转形变计算的关键点及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用于各种吊钩的扭转角自动检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去除背景噪声:假设经三维测量设备采集的点云集合P,其中的任意点记为p(x,y,z)。遍历点云,若任意点p满足:
{p(x,y,z)∈P|||p||>d0},则删除该点。其余点构成的集合记为P’,d0为距离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2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