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41675.X | 申请日: | 2019-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0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伍世英;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G01N1/34;G01N1/3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装置 循环输送带 分析系统 进料装置 收集装置 岩屑荧光 烘干器 循环式 荧光分析仪 依次布置 取样杯 实验效率 荧光分析 烘干 岩屑 打包 清洗 闲置 测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包括:循环输送带、取样杯、进料装置、第一清洗装置、烘干器、荧光分析仪、收集装置以及第二清洗装置,取样杯布置于循环输送带上,沿循环输送带输送方向,依次布置进料装置、第一清洗装置、烘干器、荧光分析仪、收集装置以及第二清洗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在循环输送带上依次布置进料装置、第一清洗装置、烘干器、荧光分析机、收集装置以及第二清洗装置,能够在一套设备上完成清洗、烘干、测试以及打包等工序,无需实验员亲自处理,减轻了实验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依靠循环输送带,各个装置能够同时处理不同批次的岩屑,避免设备闲置,有效提高了实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野外通过钻孔取得的岩屑样本拿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由于从自然环境中取得,岩屑上会粘有许多灰尘、砂石、泥土、植物、昆虫等杂物,在实验分析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烘干,以消除这些杂物对于实验数据产生的不利影响。在现有的实验操作中,上述清洗烘干的工作一般是由实验员手动完成,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占用了实验员宝贵的实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实验员手动清洗烘干岩屑,加重实验员劳动强度占用实验员宝贵实验时间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该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包括:循环输送带、取样杯、进料装置、第一清洗装置、烘干器、荧光分析仪、收集装置以及第二清洗装置,取样杯布置于循环输送带上,沿循环输送带输送方向,依次布置进料装置、第一清洗装置、烘干器、荧光分析仪、收集装置以及第二清洗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在循环输送带上依次布置进料装置、第一清洗装置、烘干器、荧光分析机、收集装置以及第二清洗装置,能够在一套设备上完成清洗、烘干、测试以及打包等工序,无需实验员亲自处理,减轻了实验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依靠循环输送带,各个装置能够同时处理不同批次的岩屑,避免设备闲置,有效提高了实验效率,缩短了实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烘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荧光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顶推机构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顶推机构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图1至图6,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烘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荧光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顶推机构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顶推机构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循环式岩屑荧光分析系统包括:循环输送带1、取样杯2、进料装置3、第一清洗装置4、烘干器5、荧光分析仪6、收集装置7以及第二清洗装置8。
为了便于运输取样杯2,在本实施例中,循环输送带1选用辊轮输送带,包括多根辊轮11、传动链条带12以及步进电机13,步进电机通过传动链条带12与各个辊轮11连接传动,带动辊轮输送带循环转动,输送布置在辊轮11上的取样杯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16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