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面记录操作信息的方法及应用其的云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27982.2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岚;叶敏;陈鸿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汇泰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资凯亮;刘羽波 |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面 记录 操作 信息 方法 应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领域,特别是一种全面记录操作信息的方法及应用其的云锁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网关是否在线;b.当网关不在线时,云锁本体将操作信息保存;在线时将操作信息传递给网关保存;c.判断云端是否断开;d.当云端断开,网关将操作信息传递给云端保存;e.检测是否有智能便携设备;f.当有智能便携设备时,将操作信息传递给智能便携设备;所述云锁系统采用所述的方法,可以根据云锁系统中网络联通情况,将云锁本体的操作信息实时记录并保存起来,从而可以保证在云锁系统任意环节出现断网时,云锁系统都可以全面的将操作信息记录下来,保证了云锁系统的操作信息全面查询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领域,特别是一种全面记录操作信息的方法及应用其的云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智能门锁它主要是利用独特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脸谱、虹膜进行加解密及认证、达到安全开锁的作用。新一代智能锁综合应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智能手机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电子信息的加解密及认证技术,它是通过一个安全系统工程来解决开锁与管理的问题。云锁的技术比较综合、比较复杂、安全要求更高。现有的云锁利用云技术,其与手机、路由器、网关设备和云端平台的物联性更为密切,可以实现远程开锁操作,远程设置云锁开门权限,云程查询使用操作信息、远程监控或报警等等。
现有的云锁应用了物联网络后,云锁本体与网关、云端平台以及手机之间完全需要依靠网络通讯和操控,如果云锁本体与这几种网联模块或设备之间出现网络异常,云锁本体上的操作信息便无法上传至网关、云端平台和手机上,因此当网络出现异常的期间,云锁本体上的操作信息是无法记录的,等到网络恢复正常后,云锁无法采集到网络异常期间的任何操作信息,而这段时间的遗漏的操作信息对于云锁这种门禁系统来说是很可能影响云锁安全性的重要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面记录操作信息的方法及应用其的云锁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面记录操作信息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云锁网络检测模块检测云锁本体与网关之间网络联接状态,判断网关是否在线;
b.当网关不在线时,云锁MCU控制云锁信息储存模块将操作信息保存;当网关在线时,云锁MCU控制下,云锁本体将操作信息传递给网关信息储存模块并保存;
c.网关检测自身与云端之间的网络联接状态,判断网关与云端网络联接是否断开;
d.当网关与云端网络联接未断开,网关将操作信息传递给云端信息储存模块并保存;
e.云端检测自身是否联接具有使用权限的智能便携设备;
f.当检测到可用的智能便携设备时,云端将操作信息传递给对应智能便携设备;当未检测到可用的智能便携设备时,云端将操作信息继续保存至云端信息储存模块中。
更优的,所述步骤f之后还包括联网信息恢复步骤:当云锁网络检测模块检测云锁本体与网关之间网络联接恢复正常时,云锁本体主动将保存的操作信息上报至网关并保存;当网关与云端之间网络联接恢复正常时,网关主动将保存的操作信息上报至云端并保存。增设此步骤后,当云锁系统的网络联通情况恢复后,云锁系统可以根据网络恢复程度,自动提取断网期间记录的操作信息,并及时上传至网关或云端中存储,因为网关和云端是智能便携设备可以通过局域网或者外网直接联通的,当网络恢复后,根据网络恢复情况尽可能的将操作信息上传至网关或云端,可以尽快的让用户通过智能便携设备查询知晓,从而保证了云锁系统的操作可查询性及安全性。
更优的,所述步骤a中云锁网络检测模块检测云锁本体与网关之间网络联接状态,判断网关是否在线的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汇泰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汇泰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7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