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分块式切割拆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05835.5 | 申请日: | 201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江旖旎;连珍;虞嘉盛;孔彬;朱彤;王辉平;周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8 | 分类号: | E04G2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历史 建筑 墙体 分块 切割 拆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分块式切割拆除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整面历史建筑墙体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墙体,对所有的单元墙体进行有序编号,根据墙体编号,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按序将单元墙体加固成单元复合板墙,进行切割和移除,提高了降低了施工难度;且同层的单元墙体可以同步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分块式切割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历史建筑艺术墙体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在特殊结构改造中,需要整体拆迁墙体,进行迁移、修复、还原,避免损害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由于历史建筑艺术墙体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倾斜、歪闪、扭曲、破损、鼓涨等情况,现有历史建筑变形墙体修复技术,是在原地局部拆除变形墙体,这种传统技术施工难度大、劳动强度大、工期长,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分块式切割拆除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分块式切割拆除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整面历史建筑墙体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墙体;
步骤2:对所有的单元墙体进行有序编号;
步骤3:在当前位于历史建筑墙体顶层的各单元墙体上分别设置复合L型混凝土板形成单元复合墙体,在各单元复合墙体上安装临时支承装置;按照编号顺序,依次切割并移除安装有临时支承装置的单元复合墙体;
步骤4:重复步骤3,按照编号顺序,对所述历史建筑墙体其他楼层的墙体进行有序切割。
优选地,步骤1中将整面历史建筑墙体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墙体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根据现场实体勘测情况,绘制出整面历史建筑墙体的施工设计图纸;
然后,根据施工设计图纸,选用丈量仪器,在历史建筑墙体的墙面上定位出各单元墙体,用墨线在墙面上弹出每个单元墙体的切割线,所述切割线沿着墙体垂直砖缝进行划定。
优选地,步骤3中在单个单元墙体上设置复合L型混凝土板形成单元复合墙体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在单元墙体的底部等距开设多个支撑槽,每开设一个支撑槽,就在该支撑槽内放置一个马凳;下方均放置一张隔离板;每个马凳必须有效支承上、下砖墙墙体;
步骤3.2:拆除所有马凳邻侧的墙体,使单元墙体底部形成多个由马凳隔开的空槽;
步骤3.3:在每个空槽内分别放置一张隔离板,然后,将支撑钢筋依次穿过各个马凳,构成地梁的支撑结构;
步骤3.4:在单元墙体的背面植入拉结筋,再在单元墙体背面绑扎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支撑结构和墙体拉结筋进行绑扎固定;
步骤3.5:安装浇筑模板,所述浇筑模板的上端面与单元墙体的上端面相齐平;
步骤3.6:从浇筑模板的浇筑口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与地梁支撑结构融为一体形成钢筋混凝土地梁,混凝土与钢筋网片、拉结筋融为一体形成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地梁与混凝土板共同构成复合L型混凝土板,复合L型混凝土板与单元墙体融为一体形成单元复合墙体,
所述钢筋混凝土地梁的外侧面缩进单元墙体的外墙面、内侧面从单元墙体的背面凸出;
步骤3.7:在单元复合墙体的上端面开设凹槽,在凹槽内安装止水胶条。
优选地,步骤3中切割安装有临时支承装置的单元复合墙体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