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学影像与光学治疗的智能型微创诊疗一体化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02791.0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廖洪恩;范应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18/20;A61N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影像 光学治疗 病变组织 结构信息 微创 诊疗一体化 映射关系 治疗 成像模块 探头装置 系统结构 治疗效果 体积小 构建 探头 成像 数字化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影像与光学治疗的智能型微创诊疗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光学影像成像模块,用于获取手术中多个光学影像,并对多个光学影像进行处理得到病变组织的结构信息;智能型微创光学治疗模块,用于获取手术中的治疗参数,并构建病变组织的结构信息和治疗参数的映射关系;光学治疗融合探头装置,用于根据病变组织的结构信息和治疗参数的映射关系控制对应的探头进行工作。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体积小、治疗参数数字化、治疗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光学诊断治疗融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学影像与光学治疗的智能型微创诊疗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光学等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病变治疗已经需要将开放式手术变为微创甚至无创式的实施,要求在精确定位手术靶点部位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的将病变完整的切除及最大可能保留正常组织,从而规避开放式手术遗留的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等问题,将对病人的身体组织和心理伤害降到最低,并且减少创伤恢复周期。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病变,例如脑肿瘤、黑色素瘤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因其引起的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成备受人们关注。
手术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中肿瘤的首选方法。但是,目前手术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肿瘤边界的精确判定问题及手术切除的精准程度,严重依靠医生的经验。因此,开发具有诊治一体化的诊疗装备将会为肿瘤的治疗提供图像引导的精准识别和精准治疗,构成精准的诊疗一体化设备。精准的立体图像引导的介入手术可以精确定位手术靶点、可在手术过程中实现监控及术中导航等特点,立体影像能为手术医生提供具有深度信息引导,实现具有更加精准的手术指导意义,同时,在光学结构功能影像引导下实现智能化的光学治疗,以保证诊治过程中能够将功能区域完整保存,并将治疗方式降到最低限度。这样的诊断治疗方法及设备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大多数外科手术已经逐步使用更多微创机器人及生物物理方法实现,向着微创精准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并降低了手术后遗症。在微创治疗过程中,术中的精准诊断引导精准治疗将会为病变的治疗带来巨大的便利,通过耦合高精度治疗模式,辅助智能化的机器人实现活体生物组织的治疗,这样可以通过对光学影像与光学治疗的参数耦合及路径规划达到精准治疗效果,因此,通过术中的实时检测及引导治疗达到精准的效果分析构建智能型精准诊疗一体化方法及系统将能够为病变治疗提供巨大的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影像与光学治疗的智能型微创诊疗一体化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体积小、治疗参数数字化、治疗效果显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影像与光学治疗的智能型微创诊疗一体化系统,包括:光学影像成像模块,用于获取手术中多个光学影像,并对所述多个光学影像进行处理得到病变组织的结构信息;智能型微创光学治疗模块,用于获取手术中的治疗参数,并构建所述病变组织的结构信息和所述治疗参数的映射关系;光学治疗融合探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病变组织的结构信息和所述治疗参数的映射关系控制对应的探头进行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光学影像与光学治疗的智能型微创诊疗一体化系统,既可以对重要软组织实现精准的识别及精准治疗,并且能实现智能化的结构功能成像绘制与显示和实时引导光学治疗的进一步融合,达到精准诊疗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病变治疗使用简单、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图像空间分辨率高、体积小、质量轻、图像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可靠、治疗方式便捷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光学影像与光学治疗的智能型微创诊疗一体化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2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