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91874.4 | 申请日: | 2019-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范敏;张广照;张国梁;马春风;陈玉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桂婷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质文物 修复材料 重量份数 地聚物 调控剂 岩石粉 聚物 制备 固化 界面改性剂 流变改性剂 化学组成 碱激发剂 抗裂助剂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文物修复 砂浆 质量比 河沙 基材 凝胶 文物保护 应用 地域 干预 | ||
1.一种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0:1~1:1;
所述的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所述的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地聚物凝胶基材为具有碱激发活性的材料,包括粘土、伊利土、高岭土、偏高岭土、硅藻土、赤泥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岩石粉为石灰岩粉、砂岩粉、泥岩粉、砾岩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裂助剂为竹浆纤维、麻浆纤维、聚乳酸纤维、壳聚糖纤维、海藻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蚕蛹蛋白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碱激发剂为钠水玻璃、钾水玻璃的至少一种;所述钠水玻璃或者钾水玻璃的模数为1.0-3.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化调控剂为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碱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钙、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界面改性剂为槐糖脂、海藻糖脂、鼠李糖脂、松香皂、松香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流变改性剂为水溶性高分子,其中水溶性高分子为瓜尔豆胶、黄原胶、卡拉胶、海藻酸钠、大豆蛋白胶、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根据权利要去1~7任一项所述的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5-80重量份的地聚物凝胶基材、10-40重量份的岩石粉、5-60重量份的河沙和2-15重量份的抗裂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A组分;
(2)将45-90重量份的碱激发剂,0-10重量份的固化调控剂,0-3重量份的界面改性剂,0-8重量份的流变改性剂,8-50重量份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B组分;
(3)将A组分、B组分按照重量比为(10:1)~(1:1)常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在石质文物的灌浆加固、粘接修复、表面封护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聚物基石质文物修复材料在石像、岩壁画、古墓碑、石窟寺、石柱、石塔、古建筑室内外石质文物的灌浆加固、粘接修复、表面封护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18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