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吹塑用风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68010.0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毛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瑞霆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B29C48/32;B29C48/885;B29C48/89;B29L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 地址: | 4012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吹塑用风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吹塑用风环装置,包风盘底座和上风盘,上风盘盖在风盘底座上,上风盘上固定连接有下风唇,风盘底座、上风盘与下风唇之间形成环形主风道,风盘底座与下风唇之间形成吹向薄膜管的下风道,下风道与环形主风道连通;下风唇上设有吹向薄膜管的多个上风道,下风唇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有开孔,环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环,调节环上设有通孔,每一个上风道均能通过通孔和开孔与环形主风道连通。本方案通过在环形凹槽内设置滑动的调节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角度无法调节和风环内部积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生产领域,具体是吹塑用风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塑料薄膜作为包装已经替代大部分纸质包装,薄膜的需求量巨大, 薄膜的成型可以采用平挤上吹法,采用该方法时,塑胶原料在挤出机内熔融后,经过吹塑机头的机头体和模芯之间形成的流道将熔融的原料挤出形成薄壁管,接着再经过压缩空气对薄壁管进行吹胀形成薄膜管,与此同时薄膜管经过风环装置进行冷却,冷却好的薄膜管再经过人字板被夹平形成贴合的薄膜,最后通过牵引辊将薄膜牵引到收卷辊上进行收卷。
现有生产中的风环装置一般采用单风口风环装置,但采用单风口风环装置的冷却效率较低,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688415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已经公布了一种降解吹膜机双风口风环,该专利中的风环装置具有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与薄膜管的接触面积更大,所以冷却效率更高,同时两个出风口从不同位置对薄膜管进行吹风使得薄膜管的冷却更加均匀。
该专利中的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但该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实际生产中,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而生产不同直径的薄膜管,而不同直径的薄膜管对冷空气吹出角度的要求并不相同,而该技术方案中两个出风口均固定,所以冷空气吹出的角度始终固定,无法满足不同直径下薄膜管对于冷空气不同吹出角度的需求。
第二,出风口位置长期处于敞开状态,灰尘容易通过出风口进入到风环装置的内部,长久下去积累在风环装置内部的灰尘会被冷空气带动而吹向薄膜管,一方面,撰毕使得薄膜管上粘附有灰尘,另一方面,灰尘的存在会影响冷空气吹出的均匀性,进而造成薄膜管冷却不均匀,不利于薄膜质量的提升。
第三,中国的夏天室内外温度均较高,此时薄膜管冷却所需要的冷空气更多,而在冬天室内外温度均偏低,此时薄膜管冷却所需要的冷空气更少;因而不同环境温度下,薄膜管冷却所需要的冷空气风量是不同的,但该技术方案的冷空气从出风口吹出后,冷空气一方面经过散热孔散出,一方面继续吹到薄膜管上进行降温,因散热孔尺寸无法调整,使得吹到薄膜管上的冷空气的风量占比是固定的,因而无法满足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吹向薄膜管的冷空气风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吹塑用风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角度无法调节和风环内部积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吹塑用风环装置,包括风盘底座和上风盘,上风盘盖在风盘底座上,上风盘上固定连接有下风唇,风盘底座、上风盘与下风唇之间形成环形主风道,风盘底座与下风唇之间形成吹向薄膜管的下风道,下风道与环形主风道连通;下风唇上设有吹向薄膜管的多个上风道,下风唇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有开孔,环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环,调节环上设有通孔,每一个上风道均能通过通孔和开孔与环形主风道连通。
工作原理:在吹塑机不工作时,滑动调节环,使得通孔不与任何一个上风道连通,进而调节环堵住所有上风道与环形主风道之间的连通,确保灰尘不会通过上风道进入到环形主风道内。而在吹塑机工作时,可以根据薄膜管的生产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某个上风道与环形主风道的连通,进而吹出特定角度的冷空气。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瑞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瑞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8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塑机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反光膜生产的膜压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