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54894.4 | 申请日: | 2019-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储茂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西神农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27J1/02;B27J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李蕾 |
| 地址: | 24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翻炒 竹枝 茶叶 编织 制茶 翻料 揉压 茶叶品质 发散香味 锅内表面 使用寿命 持握部 鲜茶叶 散热 编制 翻动 铁锅 保形 操控 炒茶 钝状 耐磨 叶面 损伤 人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茶装置,包括:翻炒部,用于对热铁锅内的鲜茶叶实施揉压和翻料,翻炒部由编织竹枝编制而成,且翻炒部呈收裹状;持握部,其与翻炒部相连,用于人手持握时操控翻炒部活动。本发明提供的制茶装置,通过设置采用编织竹枝编制而成的翻炒部对茶叶实施揉压和翻料操作,用以代替人手直接与茶叶和/或锅内表面接触,从而有效防止操作人员的手被灼伤,提高了炒茶操作的安全性;其次,由于编织竹枝比较耐磨,因而有利于延长翻炒部的使用寿命;再则,构成翻炒部的编织竹枝间具有缝隙,有利于茶叶在抄动和/或翻动过程中的散热和发散香味;而且,竹枝末部呈钝状,不会损伤茶叶的叶面,有利于茶叶的保形和提高茶叶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工茶叶生产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工茶叶的炒制方面,通常是操作人员直接用手在烧热的铁锅内对茶叶进行揉压和翻料,在炒茶过程中极易对操作人员的手造成灼伤。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合适的炒茶辅助工具,解决上述技术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茶装置,其能够在炒制茶叶的同时保护操作人员的手。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制茶装置,包括:
翻炒部,用于对热铁锅内的鲜茶叶实施揉压和翻料,翻炒部由编织竹枝编制而成,且翻炒部呈收裹状;
持握部,其与翻炒部相连,用于人手持握时操控翻炒部活动。
优选地,翻炒部上远离持握部的一端具有向a侧弯曲的弯曲部,a侧、b侧为翻炒部身长方向的两侧边,弯曲部的b侧用于与铁锅接触并对锅内的茶叶实施抄动和翻动。
优选地,构成翻炒部的所述编织竹枝通过如下方法获取得到:
对初始状态的竹枝进行裁切处理,将竹枝的头部和尾部去除,得到状态1的竹枝;
将状态1的竹枝的竹叶去除,并对其进行弯曲定形处理,使竹枝朝向a侧弯曲,得到状态2的竹枝;
将状态2的竹枝晾干,即可制得编织竹枝。
优选地,构成弯曲部的编织竹枝的弯曲度由a侧向b侧逐渐增大,且位于b侧的编织竹枝沿着靠近a侧的方向依次包覆位于a侧的编织竹枝。
优选地,弯曲部的径向截面尺寸由弯曲部本体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
优选地,持握部为持握杆件构成,编织竹枝绑缚在持握杆件的一端,且编织竹枝沿持握杆件的周向围绕布置,编织竹枝的长度方向与持握杆件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优选地,编织竹枝具有主枝和位于主枝两侧的侧枝,编织竹枝的首端与持握杆件相连,编织竹枝的尾端为主枝末端的侧枝构成。
优选地,对初始状态的竹枝进行裁切处理,将竹枝的头部和尾部去除包括:
先将初始状态的竹枝上位于尾部的待切除段切除,然后由切除部位开始向竹枝的头部统计侧枝的数目,直到侧枝的数目满足预设留用的侧枝数目时,将满足预设留用的侧枝数目的这段竹枝切下保留;其中,待切除段为竹枝尾部带有1根或2根侧枝的一段竹枝,预设留用的侧枝数目为4根或5根。
优选地,对其进行弯曲定形处理,使竹枝朝向一侧弯曲包括:
对竹枝的末端进行烘烤,使其变软,然后将末端按照对应的弯曲度进行弯曲,并使对竹枝进行弯曲的方向与该竹枝在自然状态下的弯曲方向保持一致。
优选地,弯曲定形处理包括:
先对状态1的竹枝上对应的各侧枝进行弯曲处理,使各侧枝弯曲为向内收拢的姿态,再将竹枝中主枝的末端连同对应的侧枝一起朝向a侧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西神农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岳西神农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4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退青熟化的白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柚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