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刮净牙槽窝的牙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53467.4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3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倩;马晓妮;马丽;徐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C3/00 | 分类号: | A61C3/00;A61C19/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 地址: | 25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刮净牙槽窝 牙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刮净牙槽窝的牙科装置,包括,能够用于进入口腔以及牙槽窝的第一主体,第一主体能够与牙槽窝的底部接触;能够用于进入口腔以及牙槽窝的第二主体;用于固定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连接结构;用于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口腔以及牙槽窝的杆件,杆件连接连接结构;和,固定连接于杆件末端的握持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连接结构的不同侧。本发明能够简化拔牙后手术操作,大大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充分刮净炎症浸润的牙槽窝,利于拔牙窗口的良好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刮净牙槽窝的牙科装置。
背景技术
刮匙属于拔牙工具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拔牙后探查牙槽窝,去除牙槽窝内的牙碎片、残渣、炎性的肉芽组织和囊肿等。
拔牙手术后通常需要刮净牙槽窝,彻底清除炎性的肉芽组织及腐质残渣,良好的牙槽窝清理对于拔牙创口的愈合过程至关重要。现有的口腔科刮匙,由两端不同方向的刃状刮匙勺部组成,对于一个有四壁的拔牙创,拔牙后的刮除需要使用刮匙对牙槽窝的每个壁进行搔刮,包括颊侧壁、舌侧壁、远中壁及近中壁,发明人认为,使用现有的口腔科刮匙需反复调整刮匙的方向,拔牙后牙槽窝的清理效率并不佳。
同时,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口腔科刮匙不便于使用的原因是,对于人体工程学的理解不足,没有考虑到医生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的具体使用状态。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需要从医生使用的角度进行考虑。对医生的动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医生在操作的时候虽然有助手的帮助,但仍然需要自己转换刀头,转换刀头的动作类似转笔需要练习。因此传统的刮匙对于医生的效率提升有阻碍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刮匙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伞形刮匙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针对目前的刮匙进行使用方法上的改进,提高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刮净牙槽窝的牙科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
能够用于进入口腔以及牙槽窝的第一主体,第一主体能够与牙槽窝的底部接触;
能够用于进入口腔以及牙槽窝并且连接于第一主体边缘的第二主体;
用于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口腔以及牙槽窝的杆件;
用于固定第一主体和杆件的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具有弧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呈半球形,所述第二主体呈锯齿状,所述连接结构呈扇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固定于所述连接结构的弧形侧,所述杆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的平直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边缘均做圆角处理。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杆件,所述连接结构至少能够进入口腔。
进一步,所述杆件包括弯曲部,所述杆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握持部;弯曲部能够使得握持部和连接结构的运动方向相异。
进一步,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大于等于90°。
进一步,所述握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件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的弧度与牙槽窝的弧度相适应。
进一步,所述第二主体的与第一主体围绕所述连接结构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的内侧与连接结构通过铆钉连接或者焊接。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第一主体伸入口腔;
将第二主体对准需要进行搔刮的牙槽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3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