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辅助检测的核电设备驱动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40003.X | 申请日: | 2019-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6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权;罗琦;吴志强;肖鹏;刘明明;彭浩;黄清淮;汪于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21D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辅助 检测 核电 设备 驱动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设备驱动模块和具有辅助检测的核电设备驱动模块,所述优先级辅助监测部包括数量同非门数量一致的异或门和一个检测与门;每个异或门都分别各自用于检测一位数据经一个非门前后的异同,所有异或门的输出结果都进入一个检测与门,通过观测检测与门的输出结果来查看优先级模块部是否正常;若检测与门的输出结果为逻辑“1”则视为优先级模块部的非门正常,若检测与门的输出结果为逻辑“0”则视为优先级模块部的非门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辅助检测的核电设备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为核电厂反应堆提供保护手段及监控信息,以保证核电厂在所有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的安全运行。在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中,安全级设备驱动模块是用于驱动专设安全设施及相关支持系统的泵、阀等设备。通常地,这些设备的驱动信号来自多个系统,为了防止信号之间的冲突导致驱动装置不能正确动作,安全级设备驱动模块不仅需要提供安全级仪控系统与被控设备的控制接口,还需要对不同系统的信号进行优先级处理。
同时,核电厂会采用定期试验来保证安全级设备驱动模块与被控设备之间的连接路径正常可靠,但是对于不同系统之间的优先级,如需要使用试验方式对优先级进行验证,则需要模拟多组的输入信号组合,使得试验极其繁琐。本发明创造了一项优先级辅助监测技术,避免了为了监测优先级而进行复杂试验,从而减轻了操作员负担,同时缩短了为进行试验而引起保护退出的时间,提高了安全级仪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核电厂安全级设备驱动模块,本发明适用于任何基于与门、非门搭建的安全级设备驱动模块。具备非常高的通用性,且采用硬件实现,可靠性高,虽然采用硬件实现,但结构并不复杂,易于实现。通过对设备优先级的实时判断监测,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自动化的监测手段,提高了安全级仪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由于提供了连续监测,可以延长优先级逻辑的定期试验周期。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具有辅助检测的核电设备驱动模块,
包括接收设备驱动指令的优先级模块部和监测优先级模块部的优先级辅助监测部;
其中优先级模块部选择优先级最高指令后输出至受控设备,优先级模块部为与门、或门、非门组成的硬逻辑电路;
所述优先级辅助监测部包括数量同非门数量一致的异或门和一个检测与门;每个异或门都分别各自用于检测一位数据经一个非门前后的异同,所有异或门的输出结果都进入一个检测与门,通过观测检测与门的输出结果来查看优先级模块部是否正常;若检测与门的输出结果为逻辑“1”则视为优先级模块部的非门正常,若检测与门的输出结果为逻辑“0”则视为优先级模块部的非门异常;
所述设备驱动指令包括至少2组指令,每组指令分为关指令和开指令;
所述优先级模块部用于选择优先级最高指令,包括两种情况:同组指令中的开指令的优先级低于关指令的优先级;同组指令中的开指令的优先级与关指令的优先级不排级。
本发明结合了优先级控制原理,并且避免了使用复杂的算法逻辑来增加安全级设备驱动模块的复杂度,而是采用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对优先级进行监测。详细设计为:对于每一级的高优先级闭锁、低优先级的闭锁“非”门,分别取“非”门前后的两个信号,然后使用“异或”门逻辑监测两个信号是否一致,以保证“非”门的有效性。
通过优先级控制原理,可以看出,当“非”门与后面的“与”门同时有效时,则可以保证优先级的有效性,而“与”门是通过安全级设备驱动模块常规的T3试验进行保证。上述的“异或”门则保证了“非”门的有效性,两者结合起来则保证了多个系统信号间优先级的可靠性,并且没有增加额外的试验,仅增加了一个“异或”门逻辑,使用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填补了核电厂优先级辅助监测的空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0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