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加密流识别的Wi-Fi视频采集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35681.7 | 申请日: | 2019-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温杰;丁扬;杨哲;朱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安问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N7/18;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赵伟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密 识别 wi fi 视频 采集 设备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密流识别的Wi‑Fi视频采集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于在加密Wi‑Fi环境中通过识别设备的流量检测视频采集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持续嗅探环境中的所有Wi‑Fi数据包,提取数据帧并按设备分组;按照滑动时间窗口将每个设备的流量划分为多个样本,提取每个样本内的数据帧的统计特征;通过训练后的分类模型预测每个样本的分类标签,将统计特征符合视频采集活动流量的样本预测为正样本,否则为负样本;累计每个设备中所有样本的预测结果,当预测结果满足判别规则时,判定该设备为视频采集设备;本发明通过识别设备的流量统计特征是否符合视频采集活动的流量统计特征,在不破解加密的情况下即可检测出视频采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保护与隐私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加密流识别的Wi-Fi视频采集设备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Wi-Fi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几乎无处不在,且基于802.11协议衍生出的加密技术(如WEP、WPA、WPA2等)为通信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但是现实中存在利用隐藏的视频采集设备,通过加密Wi-Fi实时传输拍摄内容到外界的现象。比如在出租房屋、酒店会所等地方利用预先安装的隐藏摄像头,对私人场所内的活动进行偷拍并利用Wi-Fi传输到外界,导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或者在保密会议室、商务谈判等场所中,利用未授权的摄像头、智能手机等设备将重要的环境信息、机密信息等通过Wi-Fi实时泄露到外界。这些未授权的设备在“无形”中传输个人私密信息或企业机构机密信息等,且由于通信加密,传输信息不易被正常用户和网络管理员察觉,从而导致重要信息的泄露。
在加密Wi-Fi环境中,视频采集设备往往通过Wi-Fi将实时拍摄的内容传输给外界,比如外界人员通过与摄像头绑定的手机app、网址等实时观看拍摄内容,或者有人利用智能手机上的一些视频直播软件将拍摄画面实时分享给外界。若能够识别该环境中某未授权设备的加密Wi-Fi流量特征符合视频采集活动的流量特征,则也能说明该设备很有可能为视频采集设备。
对于环境中的加密Wi-Fi流量,虽然可以采取破解加密获取通信内容的手段来识别未授权的视频采集设备,但是由于网络环境复杂,过程中也需要破解其他正常授权设备的通信内容;这种方法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不能保证检测的实时性,也违背了通信内容加密传输的初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加密流识别的Wi-Fi视频采集设备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在不破解加密的情况下,通过嗅探所有Wi-Fi通信设备的数据包,识别加密Wi-Fi网络中各通信设备的流量统计特征是否符合视频采集活动的流量统计特征,来判断这些设备是否为视频采集设备,其目的在于解决破解加密获取通信内容的方法存在的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无法保证检测的实时性,以及违背了通信内容加密传输的初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加密流识别的Wi-Fi视频采集设备检测方法,用于在加密Wi-Fi环境中通过识别各设备的流量检测视频采集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持续嗅探环境中的所有Wi-Fi数据包并提取数据帧,根据每个所述数据帧的MAC地址将其按设备分组,得到各设备的流量数据;
S2:按照预置的滑动时间窗口将每个设备的流量数据划分为多个样本,提取每个所述样本内的所有数据帧的统计特征,并将所述统计特征与其对应的MAC地址加入消息队列;
S3:通过预先训练的分类模型预测所述消息队列中每个样本的分类标签,将统计特征符合视频采集活动流量的样本预测为正样本,不符合视频采集活动流量的样本预测为负样本;
S4:累计每个设备中所有样本的预测结果,当所述预测结果满足预设的判别规则时,判定该预测结果对应的设备为视频采集设备。
优选的,上述Wi-Fi视频采集设备检测方法,其步骤S3中所述的分类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安问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安问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5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