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DSS通信方法及其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4465.2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9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温明华;姚平;徐春林;刘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几米星联通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4/14;H04W4/029;H04W4/90;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dss 通信 方法 及其 终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RDSS通信方法及其终端,该RDSS通信方法可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用于与运营平台建立RDSS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当前的工作模式;根据工作模式确定对应的控制规则,所述控制规则包括控制所述终端处于工作时段与休眠时段之间间隔设置的预设间隔工作机制,以使所述终端只在预设的工作时段中处于工作状态;根据所述控制规则向所述运营平台发送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RDSS通信方法及其终端,利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来确定对应的控制规则,以使终端处于相应的预设间隔工作机制,让终端在确保通信成功率的前提下无需长时间持续在线,大大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DSS通信方法及其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北斗民用领域的大力扶持和引导,涌现出一大批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民用产品。在众多北斗应用产品中,便携式手持终端以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不依赖公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户外安全救援、冶金勘探、地质调查、水利、林业等行业的作业一线,应用前景巨大。
目前市场上的同类终端,均内置北斗射频模组,由于此类终端均以RDSS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故工作时整机功耗较高。同时,RDSS通信方式是基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短报文服务,属于不可靠连接,通信成功率取决于终端应用环境/建筑物遮挡影响、终端天线朝向、北斗射频模组发射功率和发射频度等多方面因素。
与此同时,行业用户群对终端体积、质量、通信成功率、持续工作时间等均有强制要求。为保证通信可靠性和持续性,市场上同类终端基本采用北斗射频模组长待机模式进行工作,终端以锂离子电池作为主供电方式,而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与体积/质量成正比,故整机持续工作时间基本在数小时以内,使得现有终端的电池续航能力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RDSS通信方法及其终端,可以提高终端的电池续航能力。
本申请提供一种RDSS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用于与运营平台建立RDSS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的工作模式;
根据工作模式确定对应的控制规则,所述控制规则包括控制所述终端处于工作时段与休眠时段之间间隔设置的预设间隔工作机制,以使所述终端只在预设的工作时段中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预设间隔工作机制包括确定在每次工作时段中对应的工作持续时长以及每两个工作时段之间的休眠时长;
根据所述控制规则向所述运营平台发送报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RDSS通信方法,应用于运营平台,所述运营平台用于与终端建立RDSS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报文;
根据所述报文确定所述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的类别;
根据所述工作状态的类别确定与所述终端当前的控制规则对应的通信模式,其中所述通信模式包括在所述终端处于工作时段与休眠时段之间间隔设置的预设间隔工作机制时,确定在所述预设间隔工作机制中所述终端在每次工作时段中对应的工作持续时长以及每两个工作时段之间的休眠时长;
基于所述报文以及所述通信模式,向所述终端进行报文收发通信。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RDSS通信方法,应用于RDSS通信系统,所述RDSS通信系统包括终端以及与所述终端进行RDSS通信的运营平台,其中:
所述终端确定当前的工作模式;
所述终端根据工作模式确定对应的控制规则,所述控制规则包括控制所述终端处于工作时段与休眠时段之间间隔设置的预设间隔工作机制,以使所述终端只在预设的工作时段中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预设间隔工作机制包括确定在每次工作时段中对应的工作持续时长以及每两个工作时段之间的休眠时长;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规则向所述运营平台发送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几米星联通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几米星联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