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力触探测斜系统及测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24304.3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偲;王斌;王永军;陈军兵;陈君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南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02 | 分类号: | E02D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力 探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力触探测斜系统,包括静探数据采集模块,探测土层内部的土体特性并输出土体特性模拟信号;数据转换模块,将土体特性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触探头测斜模块,对触探头的倾斜度进行检测并输出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数据综合传输模块,综合土体特性数字信号及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进行传输;数据处理模块,对土体特性数字信号进行实时记录、监测土层的土体特性,对倾斜度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计算出土层内触探头的具体倾角角度并进行实时记录、监测;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土体特性数据及所计算出的土层内触探头的倾斜角度。本发明可对触探头的倾斜度进行检测,并提高触探过程中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勘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力触探测斜系统及测斜方法。
背景技术
静力触探是指利用压力装置将有触探头的触探杆压入试验土层,通过量测系统测土的贯入阻力,可确定土的某些基本物理力学特性,也称做土体特性,如土的变形模量、土的容许承载力、土的剪切模量等。
静力触探过程中,由于土层的阻力因素影响,难免会导致触探头产生倾斜的情况出现,而传统的静力触探仪在针对触探头对土层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并不具备对触探头的倾斜角度情况进行检测、计算的功能,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力触探测斜系统,可在静力触探过程中,对触探头的倾斜度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静力触探测斜系统,包括
静探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探测土层内部土体特性并输出土体特性模拟信号;
数据转换模块,耦接于所述静探数据采集模块以将土体特性模拟信号转换为土体特性数字信号;
触探头测斜模块,耦接于所述静探数据采集模块并于静探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土质探测时对触探头的倾斜度进行检测并输出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
数据综合传输模块,耦接于所述静探数据采集模块及触探头测斜模块以接收并综合土体特性数字信号及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数据处理模块,耦接于所述数据综合传输模块以对土体特性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实时记录、监测土层的土体特性,并同时对倾斜度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计算出土层内触探头的具体倾角角度并进行实时记录、监测;
显示模块,耦接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以实时显示土体特性数据及所计算出的土层内触探头的倾斜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探头进入到土层内,静探数据采集模块开始进行土质特性的探测后输出土体特性模拟信号,触探头测斜模块对触探头在土层内的倾斜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一旦触探头发生倾斜时,触探头测斜模块即可检测到触探头的倾斜度并输出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而静探数据采集模块将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输送至数据转换模块后转换为土体特性数字信号,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与转换后土体特性数字信号再通过数据综合传输模块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此时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土体特性数字信号对土体特性进行监测记录,根据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实时计算出触探头的具体倾角角度,并在显示模块中进行实时数字显示;这种通过设置触探头测斜模块可在静力触探过程中,可对触探头的倾斜度进行检测,再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实时计算的方式,使得触探头的倾斜度进行数字化显示,精确度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据综合传输模块包括数据综合发送单元、远距数值信号传输单元,所述数据综合发送单元耦接于所述静探数据采集模块及触探头测斜模块以发送土体特性数字信号及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所述远距数值信号传输单元耦接于所述数据综合发送单元以接收土体特性数字信号及触探头倾斜度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综合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数据综合传输模块分为更加清晰的发送及接收单元,以使数据传输更加有序,且远距数值信号传输单元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可防止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包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南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南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