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报警音量调节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86555.7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7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许劲;常喜;刘如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 地址: | 241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报警 音量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报警音量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辆的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根据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确定车辆内部的噪声值;根据噪声值与车速,确定报警音量。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车辆的报警音量调节方法,利用噪声模型,通过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确定车辆内部的噪声值,进而确定报警音量,既保证报警被驾乘人员接收,又不增加硬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报警音量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内仪表的报警主要包括:声音报警和图像报警,声音报警相较于图像报警更易于被驾乘人员获得。
然而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车辆内部的环境会发生变化,例如车窗开启的大小、车速的快慢,使得噪声大小也不同。
如果采用固定音量进行报警,报警声被噪声影响,报警有可能被驾乘人员忽略。例如安全带报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碰撞预警、跟车预警等被忽略,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手动调节报警音量,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一些自动调节报警音量方案需要加装类似麦克风的噪声采集装置,相应增加硬件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报警音量调节方法,利用噪声模型,通过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确定车辆内部的噪声值,进而确定报警音量,既保证报警被驾乘人员接收,又不增加硬件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报警音量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的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
-根据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确定车辆内部的噪声值;
-根据噪声值与车速,确定报警音量。
进一步地,根据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确定车辆内部的噪声值,包括以下步骤:
-将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输入到噪声模型中,输出车辆内部的噪声值。
进一步地,获取噪声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N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车窗开启数据、车速以及车辆内部的噪声值;
-将N组数据分别带入预设的噪声模型;
-确定噪声模型的参数。
进一步地,根据噪声值与车速,确定报警音量,包括以下步骤:
-V=Vn+((S+Sref)/Sref)*Vref;
其中,V为报警音量,Vn为噪声值,S为车速,Sref为Vref的放大因子,Vref为人耳舒适接受的报警音量。
进一步地,获取车辆的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CAN总线接收来自车身控制模块的车窗开启数据;
-通过CAN总线接收来自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车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车辆的报警音量调节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噪声模型,通过车窗开启数据与车速确定车辆内部的噪声值,进而确定报警音量,既保证报警被驾乘人员接收,又不增加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报警音量调节方法在车辆中实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中包括车身控制模块、电子稳定系统以及组合仪表,车身控制模块能够提供车窗开启程度数据Vdr,电子稳定系统能够提供当前车速Vs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