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电动车上的喇叭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84583.5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荣立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72 | 分类号: | H01R12/72;H01R13/52;H01R13/46;H01R13/02;H01R13/74;H01R13/627;B62J3/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壳 接插组件 插接壳 插片 电线板 上壳 喇叭 电路板 自动化组装 工作效率 新型外壳 线路板 插头 接插件 中空的 插接 导通 壳体 连线 生产成本 应用 体内 侧面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动车上的喇叭,包括上壳、下壳和接插组件;所述上壳固定在所述下壳上,使得构成一个中空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下壳上固定有电线板;所述接插组件包括插接壳和多个插片;所述插接壳的尾部安装在所述下壳的侧面处,多个插片设置在插接壳内,使得该插片一端直接插在电线板上,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接插组件插接在一起,实现线路的导通。本发明利用新型外壳,新型接插件和电路板的巧妙设计,把插头到线路板的中间连线省掉,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可以用自动化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喇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车上的喇叭。
背景技术
电动车多功能喇叭,里面包括了电动车喇叭,闪光器,倒车提示器,振动报警等等功能。
现有的产品第一,壳子出线孔大部分是圆孔有的是小方孔,从里面引出的导线一般有4-6根,这么多的导线如果打胶,是根本不能解决防水的问题的,第二,导线裸露在外,对于防火,耐磨的性能也达不到,第三,导线在焊接的时候,只能靠人工焊接,对工人的焊接技术要求高,如果一旦焊接不良,或者铜丝散开造成焊盘之间短路或者导线脱焊,这对整车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焊接时的有害气体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第四,装配的时候要先拉出导线,线路板才能对准固定孔,然后才能人工打螺丝,效率低下,第五,产品上盖要先打胶,一旦打胶不均匀,防水效果就达不到。产品一旦进水受潮,就会影响整车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应用于电动车上的喇叭,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电动车上的喇叭,包括上壳、下壳和接插组件;所述上壳固定在所述下壳上,使得构成一个中空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下壳上固定有电线板;
所述接插组件包括插接壳和多个插片;所述插接壳的尾部安装在所述下壳的侧面处,多个插片设置在插接壳内,使得该插片一端直接插在电线板上,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接插组件插接在一起,实现线路的导通。
进一步,在所述下壳的侧面开有方形通槽,且该方形通槽的左右边缘各设有一个相互对应的L型凸沿,两个L型凸沿构成一个U型卡槽;所述插接壳插入在方形通槽中,且插接壳处在方形通槽的中下部,通过一个T型卡板紧密从U型卡槽中插入直至顶在插接壳为止,以此来固定插接壳。
进一步,多个插片由至少两个上部插片和至少两个下部插片组成;其中,上部插片均匀相间的插入在插接壳上部,下部插片均匀相间的插入在插接壳下部;所述电线板上设有双排插孔,以此与上部插片和下部插片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上部插片整体呈L型结构,其中,在水平位置中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凸起,当上部插片从插接壳内的挡板紧密穿过后,两侧的凸起用于抵在挡板处起到限位作用;在水平位置右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卡片,用于与外部接插组件插接在一起;垂直位置底端设为尖型结构,用于便于插入到所述电线板的插孔内。
进一步,所述下部插片整体呈L型结构,其中,在水平位置中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凸起,当下部插片从插接壳内的挡板紧密穿过后,两侧的凸起用于抵在挡板处起到限位作用;在水平位置右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卡片,用于与外部接插组件插接在一起;垂直位置底端设为尖型结构,用于便于插入到所述电线板的插孔内。
进一步,所述插接壳包括方形壳Ⅰ和方形壳Ⅱ;所述方形壳Ⅰ和方形壳Ⅱ连接在一起,且方形壳Ⅱ边长大于方形壳Ⅰ边长;所述方形壳Ⅰ内分为上下两层腔室,且上下两层腔室又分别分为多个小腔室,每一个小腔室对应一个插片;在所述方形壳Ⅰ和方形壳Ⅱ连接处设有挡板,该挡板上上下设有两排插片插孔,且每一个插片插孔与一个小腔室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方形壳Ⅱ的上顶面上设有一个尖型卡条,用于与外部接插组件卡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下壳的侧面且紧靠底面处设有两个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荣立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荣立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45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