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立式植绒纱线生产工艺及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44841.7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开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开兴 |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B05D1/06;B05C19/00;B05C19/06;B05D3/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志龙 |
| 地址: | 324200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立式 粘合剂 植绒纱线 纱线 纱线表面 裹覆 静电植绒 直立 烘干 生产模式 生产工艺 静电植绒机 植绒粘合剂 生产装置 水平卧式 引力作用 直流高压 纵向排布 纵向输送 储料槽 传统的 烘干箱 静电场 绒毛 竖向 头数 植绒 缠绕 站立 种植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立式植绒纱线生产工艺及其装置,工艺包括(1)在纱线表面裹覆粘合剂;(2)在裹覆粘合剂的纱线表面通过直流高压静电场在纱线表面种植绒毛实现静电植绒;(3)对静电植绒后的纱线进行烘干,从纱线表面裹覆粘合剂至静电植绒再至烘干粘合剂的过程中植绒纱线保持直立竖向输送。直立式植绒纱线生产装置包括直立式粘合剂储料槽,直立式纱线静电植绒机及直立式植绒纱线烘干箱三者直立纵向排布,本发明由传统的水平卧式生产模式,改为直立式的站立生产模式,在纱线裹覆植绒粘合剂至植绒烘干的过程中保证了纱线的直立纵向输送状态,利用引力作用减少纱线的缠绕碰撞,提高了单位面积下的生产头数,满足高质量高产量的工业化生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式植绒纱线生产工艺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植绒是通过直流高压静电场将绒毛极化,极化的绒毛两端产生正负极,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电极原理,在直流高压静电场中顺着电磁线加速度运动,整齐直立于将绒毛种植在涂胶基材的表面,完成静电植绒,经烘干后绒毛固定于基材表面的一种表面装饰方法。人造板基材通过静电植绒,可以使其表面得到美化,基材表面的缺陷得到遮盖,增加了人造板表面的花色品种,同时植绒产品还具有吸光、隔音、保温等功能,现有的静电植绒多用于在固体包装外表面或是布匹、玩具表面进行植绒。
植绒纱线产品的外观特质十分的高雅,适合用于各类装饰,可以广泛用于编织类纺织装饰品,其中最为突出的用处如家装的窗帘、地毯等等。传统的植绒纱线生产装置为卧式水平布置的生产线安装形式, 按照传统工艺,纱线植绒生产全过程沿水平方向牵伸,由于纱线受到地心引力影响,纱线在进料端经导向轮导入,随后通过:纱线表面裹复植绒粘合剂→纱线静电设备进行表面植绒→纱线烘干→纱线经导向轮导出,纱线在此间是纱线植绒加工的全过程,加工过程中纱线在静电植绒和烘干等工序要经受比较复杂的静电力和烘箱热风等外力作用,再因为纱线自身重力作用而下垂,纱线有下垂在外力作用下就会有摇摆,如果纱线的下垂度越大,纱线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摇摆摆幅就越大,容易造成纱线与纱线之间产生相互缠绕、碰撞、刮擦而无法正常生产,目前解决此生产问题的办法在于要减少纱线的下垂度,减少垂度办法可以加大纱线两端的张力,但是纤度很细的纱线,不能承受较大的张力,否则容易被拉断,只能将生产装置缩短至相当的短,使的纱线在生产装置之间的长度足够短,下垂度足够小,在外力作用下的摇摆度也很小;二是减少一次性投入生产的头数(所述植绒纱线的头数指同步进入纱线植绒机植绒加工是几根线就是几头数,以下同),纱线头数少,致使纱线与纱线间距空间足够大,达到纱线之间在摇摆过程不相碰,但该方法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工业化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项申请号CN200510024888.3的发明专利,名称为“纱线的静电植绒生产装置及方法”,伴随此专利公开的还有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纱线植绒的理论研究及工艺参数影响分析”,除此之外,还未见到其它关于植绒纱线的任何论述,也未见到任何关于植绒纱线的产品、市场、以及生产等相关讯息。该发明专利实施例不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仅是作为植绒纱线生产工艺的理论验证机,用来生产一小段植绒纱线样品,进而作为理论研究及工艺参数的论证也作为植绒纱线产品的理论论证,而且该发明设计烘干装置采用S形支撑转轮方案,实际设计中当植绒粘合剂还未完全干燥时,植绒纱线在生产运行中与其它物体碰撞刮擦会造成植绒纱线的废、次品,且该发明专利只按单头纱线生产作为设计方案,无法适用于工业化装备。
目前虽见到在极个别的小众市场出现过品种颜色都单调的植线纱线,但数量极少,价格极高,每公斤高达2~3百元。综上目前已有的植绒纱线生产装置或工艺存在成本高、工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生产线的装置长度受到制约,无法形成量产水平,第二、生产线一次性投入生产的纱线头数受到制约,生产效率太低无法形成量产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开兴,未经谢开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4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