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管式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32949.4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5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竹青;付大友;袁东;谭文渊;谭浩兰;李佳祁;陈雨琴;杨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J19/00;B01J19/24;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钟莹洁 |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气液 反应器 化学发光检测装置 光电检测传感器 透明管体 检测 管式 避光腔 上接头 下接头 纤维柱 避光 检测灵敏度 检测试剂 检测系统 检测装置 硬质纤维 薄片式 反应床 感光部 亲水膜 膜式 正对 清洗 体内 更新 保证 维护 | ||
1.一种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透明管体和纤维柱,上接头设有进液口、进液通道、出气口及出气通道,下接头设有出液口、出液通道、进气口及进气通道,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连接有透明管体;纤维柱设置在透明管体内,纤维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中;透明管体与纤维柱之间形成环状腔体,所述环状腔体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与透明管体连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环状槽,所述透明管体安装在环状槽内并被密封固定,其中,透明管体安装时采用黑色硅胶灌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采用不透光的耐腐蚀材料制成,上接头的出气通道和下接头的进气通道为管状通道且内径与透明管体的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柱的上端对应于出气通道的部位和下端对应于进气通道的部位分别设有隔离套管,所述隔离套管采用不透光的耐腐蚀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柱的外径小于透明管体的内径,所述纤维柱竖直安装在透明管体的中央位置,所述纤维柱采用硬质的PP纤维柱制成。
6.一种管式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避光外壳、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和光电检测传感器,所述避光外壳具有避光腔体,所述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和光电检测传感器设置在避光腔体内,所述光电检测传感器的感光部正对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的透明管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式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的透明管体为管状结构的高纯石英管,所述透明管体面朝光电检测传感器的一半管体为透明状态且另一半管体的内表面涂有反光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式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外壳包括避光壳体和避光前盖,所述避光壳体与避光前盖装配形成具有避光腔体的避光外壳,所述避光前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的上接头和下接头相对应的孔位,所述管式气液界面反应器固定在避光前盖上。
9.一种管式气液界面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式化学发光检测装置进行气体浓度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9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