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泥浆的固化再生利用制品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23553.3 | 申请日: | 201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0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丽;魏京胜;陈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 固化剂 建筑泥浆 再生利用 制品工艺 固化剂混合物 复合固化剂 成型模具 隔水板材 技术原理 建筑砌块 搅拌机械 泥浆搅拌 强制搅拌 土体加固 工艺流程 配合比 水泥基 预制桩 泥浆 掺量 可控 置入 制备 加工 养护 储存 节能 水泥 环保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泥浆的固化再生利用制品工艺,其技术原理为:利用水泥、水泥基复合固化剂或其它用于土体加固的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一定配合比的固化剂浆液与泥浆搅拌均匀形成固化土,再将固化土置入成型模具中加工成建筑砌块、隔水板材或预制桩等固化土制品。其工艺流程为:①收集和储存泥浆;②确定固化剂配合比及掺量;③制备固化剂浆液或拌合固化剂混合物;④强制搅拌固化剂浆液与建筑泥浆;⑤加工固化土制品;⑥养护固化土制品。本发明解决了建筑泥浆污染环境、处理费用高、利用效率低的难题,达到了环保、节能的目的;固化土制品型态多样、性能可控、工艺简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便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泥浆的固化再生利用制品工艺。
背景技术
在钻孔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泥水盾构施工等工程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泥浆。它是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微细泥颗粒、难以自然脱水固化的悬浮液。建筑泥浆若处理不当,不但会造成施工现场混乱,而且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建设,泥浆处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并研发了多类成套的工艺技术与装置,但现有的泥浆处理技术仍存在以下不足:①泥浆处理费用较高,如一些沿海城市泥浆处理费在几十至两百元每方不等;②处理后的泥浆难以实现有效地利用,造成了泥土资源的浪费;③废弃泥浆制备烧结砖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建筑泥浆的固化再生利用制品工艺。本发明解决了建筑泥浆环境污染、处理成本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水泥、水泥基复合固化剂或其它用于土体加固的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一定配合比的固化剂浆液或固化剂混合物与泥浆搅拌均匀形成固化土,再将固化土置入成型模具中加工成固化土制品。
一种建筑泥浆的固化再生利用制品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和储存泥浆:采用泥浆收集箱收集经筛网过滤的施工泥浆,待泥浆沉淀并排水后,运往城市泥浆集中处理厂,并将成分相近的泥浆集中储存在同一泥浆池中。
(2)确定固化剂配合比及掺量:在泥浆固化处理之前,按照相关要求测试泥浆的含水量;基于含水量、泥浆特性和固化土制品的强度要求,确定泥浆固化剂、水灰比、外加剂、外掺剂等掺量;固化剂可以是水泥、水泥基复合固化剂或其它用于土体加固的固化剂。为保证固化土制品的强度,水灰比宜小于0.5;固化剂中可以添加一定量的骨料以及硅粉、粉煤灰、废石膏、膨润土、页岩黏土粉、工业废渣等外掺剂,必要时还可添加外加剂以改善其性能;当淤泥的含水量较高时,可以适当增加膨润土、页岩黏土粉、工业废渣等外掺剂的掺量,以调节水灰比;固化剂掺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水质要求,可用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
(3)制备固化剂浆液或拌合固化剂混合物:按设计确定配合比,将固化剂、外加剂、外掺剂、水等加入搅拌器内,充分搅拌形成固化剂浆液;当能充分保证固化土搅拌质量或泥浆含水量较大时,将固化剂、外加剂、外掺剂等加入搅拌器内拌合均匀。
(4)强制搅拌固化剂浆液与建筑泥浆:用搅拌机械将配置好的固化剂浆液或固化剂混合物与建筑泥浆充分搅拌,形成固化土;固化土搅拌合加工成制品的总时间应小于固化剂的初凝时间。
(5)加工固化土制品:固化土采用钢模浇筑,模内挤压捣实成型,养护拆模时间根据实验结果而定,但不宜超过24小时;固化土混合料挤出成型、模具压制成型等不同的成型方法,但所对应固化土的含水量不同。
(6)养护固化土制品:固化土再生制品成型后,放入养护车间养护,养护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同时顶部应进行铺盖,按一定时间间隔喷水养护14d~28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3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