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水质监测除藻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20527.5 | 申请日: | 2019-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武轶;钱丹;于淼;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江河弘元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K13/02;C02F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与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藻 水质监测 可视化 超声波除藻 超声波控制 水质监测仪 显示终端 数据分析模块 资源利用率 综合传感器 查询模块 地图模块 分析数据 供能单元 警报模块 控制模块 生成数据 数据传输 数据地图 卫星遥感 无线通信 系统采集 运行成本 超声波 清洗刷 分析 一体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水质监测除藻系统,包括超声波除藻系统、在线平台和显示终端,超声波除藻系统采集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和卫星遥感将数据传输到在线平台,在线平台包括数据分析模块、查询模块、地图模块、控制模块和警报模块,在线平台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生成数据表格、分析图表及数据地图,用户通过显示终端进入在线平台;所述水质监测仪为一体化综合传感器并设有自动清洗刷;控制箱内设有RTU及超声波控制盒,RTU带有4G通信模块并连接水质监测仪、超声波控制盒及供能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水质监测除藻方法。本发明采用超声波物理除藻并结合在线平台整理和分析数据,成效显著运行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化水质监测除藻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异常繁殖从而影响水资源的使用,利用超声波除藻和抑制藻类生长防止水华的发生,其成效显著、运行成本低,且不引入其它的化学物质,防止传统方法破坏藻细胞方法所引起的水体二次污染,但同时存在以下缺点:
1、缺乏直观的地图功能,使用多台除藻仪对大面积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和除藻时,对设备工作状态和位置信息无法直观体现
2、缺乏可视化分析,传统的监测结果大多直接以数据的方式呈现,水体的整体变化的观测结果无法直接获取,还需要人工处理。
3、缺乏用户和设备之间的交互设计,传统的设备以及系统的各项参数指标大多采用直接预设的方式,灵活度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视化水质监测除藻系统和方法,采用超声波物理除藻并结合在线平台整理和分析数据,成效显著运行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
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水质监测除藻系统,包括超声波除藻系统、在线平台和显示终端,所述超声波除藻系统包括浮箱、水质监测仪、超声波除藻仪、供能单元以及控制箱,超声波除藻仪包括超声波控制盒和超声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除藻系统采集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和卫星遥感将数据传输到在线平台,所述在线平台包括数据分析模块、查询模块、地图模块、控制模块和警报模块,所述在线平台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生成数据表格、分析图表以及数据地图,用户通过显示终端进入在线平台;所述水质监测仪为叶绿素α传感器、藻蓝蛋白传感器、pH值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COD传感器,氨氮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集成的一体化综合传感器,并设有自动清洗刷;所述控制箱内设有RTU及超声波控制盒,所述RTU带有4G通信模块并连接水质监测仪、超声波控制盒及供能单元,超声波控制盒控制超声波发射器;所述RTU存储水质监测仪采集的数据以及超声波除藻仪的电压、电流参数并向在线平台传输。
优选的,所述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强度为20KHz-10MHz。
优选的,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电脑和手机。
优选的,所述供能单元为交流电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
优选的,所述交流电供电系统为220v交流电源,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固装于浮箱底部,水质监测仪位于超声波发射器底部,所述控制箱安装在岸边,RTU分别与水质监测仪、超声波控制盒和交流电源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江河弘元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江河弘元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0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