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减阻抗腐蚀外包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78981.9 | 申请日: | 201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印忠;李治洁;李雪;张连强;尹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76;E04F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筋混凝土 阻抗 腐蚀 外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减阻抗腐蚀外包体,包括上下两端开放的内壳体和上下两端开放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为流线型的双曲柱面,所述外壳体中同轴设置内壳体并相对于内壳体可绕轴进行转动,所述内壳体用于包覆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冷却塔中使用本发明的外包物后,在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起到良好防腐作用的同时,有效降低塔内通风阻力,减少冷却塔塔体高度和运行电耗,从而明显降低冷却塔建设、运行和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减阻抗腐蚀外包体,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塔内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减阻抗腐蚀外包体。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将工业废热散逸到大气中的重要场所,是工业循环冷却领域不可缺少的核心构筑物。除部分小型机力冷却塔采用玻璃钢和金属组件装配外,大中型和超大型冷却塔(包括机力冷却塔和自然通风冷却塔)大多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然而,由于冷却塔(尤其是海水冷却塔和排烟冷却塔)内严重的湿热和盐结晶环境,冷却塔的钢筋混凝土外表面长期遭受腐蚀,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防腐保护。目前,冷却塔钢筋混凝土的防腐一般同时采用构造防腐和涂层防腐。构造防腐主要包括限制钢筋材质、混凝土标号、最大水胶比、最小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涂料防腐主要是在钢筋混凝土或钢筋外表面涂刷防腐涂层,如环氧类和聚氨酯类防腐涂料等。
但是,无论是构造防腐还是涂层防腐均属于被动防腐,即在无法避免水汽接触混凝土表面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进行防护。这种被动防腐的缺点在于,一方面由于需要增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而增加混凝土用量和塔体自重;另一方面由于涂料价格昂贵,施工程序复杂,需要定期补涂等使得运行维护成本较高。此外,由于构造防腐和涂料防腐并不改变冷却塔内梁、柱的外形(截面多为正方形或矩形),所以对气流通过棱角较多且表面粗糙的梁、柱表面时的过流阻力没有明显改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减阻抗腐蚀外包体,该外包体既能够隔绝钢筋混凝土表面与水汽的接触,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起到全面的防腐保护,又能够改变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外形轮廓,达到改善气流流态,降低通风阻力的目的。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减阻抗腐蚀外包体,包括上下两端开放的内壳体2和上下两端开放的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的外表面为流线型的双曲柱面,所述外壳体3中同轴设置内壳体2并相对于内壳体2可绕轴进行转动,所述内壳体2用于包覆钢筋混凝土梁/柱1。
优选的是,上述减阻抗腐蚀外包体中,所述外壳体3由两个相对设置的曲面板4连接而成,优选的,两个所述曲面板4的一端连接处呈尖角,另一端连接处呈圆角,更优选的,两个所述曲面板4的两端连接处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或热熔焊接连接。
优选的是,上述减阻抗腐蚀外包体中,所述内壳体2的外表面呈圆柱形,优选的,所述内壳体2为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截面为外接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柱1横截面的整圆形,更优选的,所述圆弧板由直径相同的两个半圆弧板5连接而成,最优选的,所述两个半圆弧板5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或热熔焊接连接。
优选的是,上述减阻抗腐蚀外包体中,所述外壳体3与内壳体2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优选的,所述内壳体2的外表面沿周向设有2个或2个以上相对设置的卯眼,任一所述曲面板4在与所述卯眼同一横截面的内侧弧顶处设有榫头,更优选的,所述内壳体2的外表面沿周向均匀设有8-16个卯眼。
优选的是,上述减阻抗腐蚀外包体中,通过所述外壳体3与内壳体2之间的所述榫卯结构拆装实现所述外壳体3相对于内壳体2的周向转动;优选地,通过所述榫头插入卯眼位置的改变来实现所述外壳体3相对于内壳体2的周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89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层实木墙板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复合装饰墙板及其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