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过放电电池电容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75819.1 | 申请日: | 201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袁峻;乔志军;于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11/22 | 分类号: | H01G11/22;H01G11/50;H01G11/38;H01G11/46;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邢丽艳 |
| 地址: | 3151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电池 电容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过放电电池电容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防过放电电池电容的负极包括间歇式涂覆的浆料,并通过将石墨类浆料部分涂覆于集流体上,再将钛酸锂浆料涂覆于余下部分得涂覆电极;将涂覆电极经碾压机碾压、分切、冲切,得电池电容负极电极,采用两种不同负极材料涂覆于集流体上,实现不同电压范围的放电容量,扩展使用电压范围,使得当单体过放电时,在低电压范围内仍有一部分容量,防止进一步过放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过放电电池电容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油式”公交车辆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接触网“受电式”有轨车辆也是耗电大户,迫切需要向“纯电动”、“储能式”等绿色节能方式转变,而储能器件的选择对于此项技术尤为重要。由于目前锂离子电池在寿命及安全性和双电层电容器在比能量上的局限性,严重制约储能器件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针对应用现状,迫切需要研制既能满足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领域的储能系统的质量比能量,又满足全寿命周期及快充性能的储能器件。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在大倍率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结构畸变和坍塌明显,存在寿命短和安全性差的问题,而双电层电容器的比能量受制于碳材料的研发水平。目前针对该系列应用的解决方案为采用兼具两者优点的电池电容器件,该器件能够满足快充性能又能实现全寿命周期储能。然而电池电容器件充放电曲线介于电池与电容器之间,在应用中的均衡系统控制不同于传统的电池管理系统与超级电容器管理系统。因此一方面提高均衡系统控制水平,另一方面则要研发防过放电池电容单体。
为提升电池的防过放电性能,公开号103840130A公开了一种防止过放电的锂电池碳负极,其通过添加钛酸锂来防止过放电。但是,钛酸锂作为常用负极材料,这种简单的添加对电池负极的防过放电性能帮助不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过放电电池电容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过放电电池电容的负极,所述负极包括间歇式涂覆的浆料。
区别于传统的电极材料的包覆式涂覆的形式,本发明采用间歇式涂覆的方法,即将组成电池电容的主要成分拆开呈两类,而不是混为一体,按面积或长度进行分区域涂覆。本发明将负极组成进行拆分,却完全不会影响如传统混合材料涂覆电极的放电性能,因为本发明的两类浆料会有至少部分进行接触,已经可以完全满足放电的性能所需,而拆分后带来的优势,更是巨大的,通过放大两类电极浆料中的一类所占的涂覆区域,来扩大该部分浆料的性能发挥,相应的,另一小部分的浆料以辅助促进的形式进行性能放大,可以使得电池电容的负极有所侧重,如本发明的防过放电。
作为优选,所述浆料包括石墨类浆料、钛酸锂浆料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优选,所述浆料的厚度为35-220μm。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类浆料的覆盖面积占总浆料覆盖面积的80-95%。
进一步优选,两类浆料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均包括活性物质80-95%。
进一步优选,两类浆料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粘结剂占2-10%,导电剂占1-10%。
进一步优选,所述石墨类浆料中的活性物质包括石墨、人造石墨、MCMB、软炭、硬碳、活性炭、介孔碳、碳气凝胶、碳纤维、碳纳米管、炭黑、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各比例需要根据实际各组分的拌浆配比试验而成,一般情况下活性物质比例越高、粘结剂和导电剂比例越低越有利于能量密度的提高。
进一步优选,所述钛酸锂浆料中的活性物质包括LTO。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科琴炭、石墨烯、碳纳米管、VGCF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5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