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振器壳体的加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71226.8 | 申请日: | 2019-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忠辉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2/14;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杨政委 |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振器 壳体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感振器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冲压:取厚度为12~14mm的铁板,进行冲压形成圆环状本体(10);
步骤二、第一次铲旋:先将圆环状本体(10)放置在第一铲筒下模(22)内,并确保其上表面朝上,再将与圆环状本体(10)同轴布置的圆柱状的第一铲筒上模(21)压在圆环状本体(10)的上表面上;然后通过第一铲筒旋轮(25)在圆环状本体(10)的上表面上进行铲旋,在圆环状本体(10)的上表面上一体轴向延伸形成壁厚为2~2.5mm的圆管状结构的内圈(23),且内圈(23)的内侧面与第一铲筒上模(21)的外侧面相匹配,再通过第二铲筒旋轮(26)在内圈(23)的外侧面上进行旋压,使得内圈(23)的壁厚更加均匀、密实;最后,再通过车床在内圈(23)的外侧面的上端环绕其轴向进行切削加工,形成第一环状缺口(24);
步骤三、第二次铲旋:先取经步骤二处理后的圆环状本体(10)放置在第二铲筒下模(32)内,并确保其上表面朝下,再将与圆环状本体(10)同轴布置的圆柱状的第二铲筒上模(31)压在圆环状本体(10)的下表面上;然后通过第三铲筒旋轮(35)在圆环状本体(10)的下表面上进行铲旋,在圆环状本体(10)的下表面一体轴向延伸形成壁厚为2~2.5mm的圆管状结构的皮带圈(33),且皮带圈(33)的内侧面与第三铲筒上模(31)的外侧面相匹配,最后再通过第四铲筒旋轮(36)在皮带圈(33)的外壁上进行旋压,使得皮带圈(33)的壁厚更加均匀;
步骤四、折弯:先取经步骤三处理后的圆环状本体(10)同轴放置在圆柱状结构的折弯下模(42)上,并确保其上表面朝下,再将与圆环状本体(10)同轴布置的圆柱状的折弯上模(41)压在圆环状本体(10)的下表面上;然后通过折弯旋轮(45)在圆环状本体(10)的下表面上进行旋压,使圆环状本体(10)的外侧一体向其上表面方向折弯形成外圈(43),外圈(43)的内侧面与折弯下模(42)的外侧面相匹配且内圈(23)和外圈(43)的上端保持平齐,并确保圆环状本体(10)上发生弯曲的部分的壁厚为2~2.5mm;最后,再通过车床在外圈(43)的内侧面的上端环绕其轴向进行切削加工,形成第二环状缺口(44);
步骤五、成形:先取经步骤四处理后的圆环状本体(10)放置在成形下模(52)内,并确保其上表面朝上,然后将与圆环状本体(10)同轴布置的圆柱状的成形上模(51)压在圆环状本体(10)的上表面上,并确保外圈(43)的内侧面与成形上模(51)的外侧面相匹配,再通过成形旋轮(54)在外圈(43)的上端面上靠近外侧位置逐渐向下旋压,使得外圈(43)的壁厚为2~2.5mm,并使得外圈(43)的上端面上被下压的部分形成圆环状的限位本体(53),且限位本体(53)和圆环状本体(10)同轴布置;
步骤六、加工:取经步骤五处理后的圆环状本体(10),然后通过车床依次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获得感振器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振器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铲筒旋轮(25)包括第一上旋刀面(251)和第一下旋刀面(252),所述的第一上旋刀面(251)和第一下旋刀面(252)之间的夹角为70~80°,且第一上旋刀面(251)和第一下旋刀面(252)之间呈圆角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振器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旋刀面(251)上凸出用于使内圈(23)的外侧面和上端面的交界上形成圆角的倒圆角结构(2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振器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铲筒旋轮(26)包括第二上旋刀面(261)和第二下旋刀面(262),所述的第二上旋刀面(261)和第二下旋刀面(262)之间的夹角为90°,且第二下旋刀面(262)上在与第二上旋刀面(261)的交界处一体凸出有圆弧状结构(2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忠辉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忠辉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12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铝屑完全分切整齐折叠铝箔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车顶横梁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