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下摄像组件及相应的终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41369.4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景燎;吴旭东;刘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50/86 | 分类号: | H10K50/86;H10K59/122;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叶北琨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组件 相应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下摄像组件,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和摄像模组。该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包括非屏下摄像区域和像素密度较小的屏下摄像区域。所述屏下摄像区域的每个像素均具有发光层和围绕在所述发光层周围的隔离柱,所述隔离柱的侧壁倾斜且所述隔离柱围绕所述发光层而形成的开口由下至上逐渐扩大。摄像模组的光轴垂直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表面,并且所述摄像模组位于所述屏下摄像区域的后端。所述隔离柱的所述侧壁具有阻光层。本申请还提供了相应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可以提高屏下摄像区域的光透过率,并有效地抑制屏幕内部微结构所导致的杂散光,从而使屏下摄像模组可以成像,从而真正实现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和显示技术,特别地,本申请涉及屏下摄像组件及相应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为满足客户的摄像需求,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终端通常具备摄像功能。为此,现有手机终端中一般具有前后摄像模组,前置摄像模组通常设置在显示屏的同侧,用于满足使用者的自拍等功能。然而,随着屏占比越来越大,对前置摄像头的布置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减少摄像头对屏占比的影响,实现全面屏,不同厂家从不同的角度开发多种解决方案。一种技术方向是:将前置摄像模组布置在手机顶框,形成接近全面屏的刘海屏或水滴屏。另一种技术方向是:采用伸缩式的摄像模组以便隐藏和使用摄像头。当需要摄像时,可控制摄像头伸出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壳体之外进行拍摄;拍摄完毕后,摄像头缩回至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壳体中。然而,摄像头在不断的伸缩过程以及摄像头相对于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伸出时,容易受外力撞击而导致前置摄像损坏,并且更换困难。
近几个月,有厂家推出了屏下摄像方案,俗称“打孔屏”。该项技术是:在显示屏打通孔或盲孔,将前置摄像模组置于通孔处或置于盲孔后方。这种技术可以省去用于伸缩的马达,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然而,该技术中,显示屏的“打孔”的位置无法用于显示,造成视觉冲击力不足,用户体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显示技术领域,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即OLED屏幕,其中OLED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缩写)不需要背光源即可发光,并且OLED屏幕在一定程度上是透明的。然而,与玻璃、树脂等镜片材料不同,OLED屏幕内部具有复杂的微结构,这些微结构包括例如基于半导体工艺制作于基板上的大量发光结构及相应的用于对发光结构进行控制的微电路结构。OLED屏幕内部的这些复杂微结构将导致环境光入射屏幕时会在屏幕内部发生折射和反射,并且,OLED屏幕内部的微结构具有与可见光波长相近量级的尺寸,可能会导致入射光线发生衍射。上述屏幕内部发生的折射、反射、衍射使得外界入射光通过OLED屏幕时被掺杂了许多屏幕内部微结构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利于外界物体的成像。换句话说,由于OLED屏幕内部的微结构的折射、反射和衍射效应,入射光中被混杂了杂散光,如果不对这些杂散光进行有效地抑制,屏下摄像模组会因入射光线质量太差而无法进行成像。
综上所述,消费者渴求全面屏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还是伸缩式前摄方案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因此,当前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屏幕内部微结构所导致的杂散光的影响,可真正实现全面屏的屏下摄像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屏下摄像组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以及摄像模组。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包括屏下摄像区域和非屏下摄像区域;其中所述屏下摄像区域的像素密度设置成小于所述非屏下摄像区域的像素密度,所述屏下摄像区域的每个像素均具有发光层和围绕在所述发光层周围的隔离柱,所述隔离柱的侧壁倾斜且所述隔离柱围绕所述发光层而形成的开口由下至上逐渐扩大。摄像模组的光轴垂直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表面,并且所述摄像模组位于所述屏下摄像区域的后端;其中,所述隔离柱的所述侧壁具有阻光层。
其中,所述侧壁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发光面的法线的夹角小于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1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下摄像组件及相应的终端设备
- 下一篇:屏下摄像组件及相应的终端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