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扇贝肽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36794.4 | 申请日: | 201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曹敏杰;章骞;孙乐常;陈玉磊;刘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C07K2/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赖秀华 |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扇贝 酶解 吸潮 高温高压处理 陶瓷膜过滤 原料前处理 干燥制粉 酶解产物 酶添加量 温度条件 复溶性 高效率 酶制剂 肽粉末 复配 结块 纳滤 去除 生产 溶解 浓缩 | ||
本发明属于扇贝肽领域,公开了一种扇贝肽及其生产方法。所述扇贝肽的生产方法包括将扇贝经原料前处理,高效率复配酶制剂在不调节pH值、不控制温度条件下酶解,无机纳滤陶瓷膜过滤去除不易溶解和易吸潮的成分,高温高压处理,浓缩,干燥制粉。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需要调节酶解pH值、不需要控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短、酶添加量少、酶解产物分子量低且集中,所制得的扇贝肽粉末水复溶性极佳并且储藏过程中不易吸潮结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扇贝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扇贝肽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扇贝边是扇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较高的利用价值。然而,目前这部分资源通常被当做生产下脚料而被丢弃,只有少数得到了利用,如加工成鱼虾饵料、软罐头食品、生鲜食品等。因此,对扇贝边的研究既可以实现副产物的价值再利用,又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产品。
CN106720914A公开了一种扇贝边多肽干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扇贝边干燥、粉碎,加入去离子水和碱性蛋白酶,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进行酶解,酶解完全后对酶进行灭活,离心、取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腥处理,然后离心、取上清液,最后,将上清液冷冻干燥、制粉。该方法能够将扇贝加工过程中弃用的扇贝边充分利用,而且能够克服扇贝边腥味太重的口感问题,有利于扇贝边制品的大规模推广。
CN105087736A公开了一种海湾扇贝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对新鲜海湾扇贝进行前处理、研磨、超声破碎、酶解、超滤和层析;其中,酶解需要先用复合蛋白酶处理,再用碱性蛋白酶处理,再经超滤和层析得到分子量为700~790u的海湾扇贝多肽。由该方法生产海湾扇贝多肽不仅产率高、纯度高,经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试验,证明所得海湾扇贝多肽具有很强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
然而,上述两件发明专利申请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为:采用的酶的酶解效率低,酶解时间长,酶添加量多,需要调节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进行酶解,操作复杂,调节最适酶解pH值会带入大量无机离子,控制最适酶解温度能耗较大;膜过滤采用的膜芯为有机材料,不耐酸碱、不耐高温高压、通量小、使用寿命短,清洗不方便;所制备的扇贝肽粉末的水复溶性较差,储藏过程中容易吸潮结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调节酶解pH值、不需要控制酶解温度、酶解产物分子量低且集中、制得扇贝肽粉末水复溶性极佳并且储藏过程中不易吸潮结块的扇贝肽的生产方法以及由该方法生产得到的扇贝肽。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扇贝肽的生产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前处理:将扇贝去壳,取扇贝肉,清洗干净后加入1~4倍原料重的水,组织捣碎成匀浆,之后于80~100℃下加热10~30min,再降温至50~55℃成待酶解液;
(2)酶解:往所述待酶解液中加入用量为原料重量0.05~0.15%的高效率复配酶制剂,混合均匀后在不调节pH值、不控制温度的自然条件下酶解0.5~2h,得到粗扇贝肽溶液;所述高效率复配酶制剂由20~25wt%复合蛋白酶、20~25wt%碱性蛋白酶、20~25wt%木瓜蛋白酶、20~25wt%风味蛋白酶、7~8wt%动物蛋白水解酶和2~3wt%酶激活剂组成,所述酶激活剂含有还原剂和二价金属离子;所述酶激活剂中还原剂和二价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0.5~2);
(3)无机纳滤陶瓷膜过滤:将所述粗扇贝肽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800Da的无机纳滤陶瓷膜进行过滤,所得透过液为高纯度扇贝肽溶液;
(4)高温高压处理:将所述高纯度扇贝肽溶液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得到处理液;
(5)浓缩:将所述处理液进行减压加热浓缩,得到浓缩液;
(6)干燥制粉:将所述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扇贝肽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