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26497.1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超;王钊;程国珍;彭蓉;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F24F11/8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宏升;黄磊 |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冷系统 蓄冷 运行经济性 峰谷电价 建立控制 模型修正 用户空调 运行费用 负荷建模 负荷模型 蓄冷设备 运行策略 运行负荷 耦合性 建模 制冷 出力 修正 响应 维护 | ||
1.一种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蓄冷模型:包含制冷及蓄冷设备建模;
S2、建立用户空调负荷模型:包含用户空调负荷建模及模型修正;
S3、建立控制策略:根据蓄冷模型及峰谷电价,以一个蓄冷释冷周期内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控制策略,用于控制蓄冷系统各组件运行及出力情况;
S4、模型修正:针对用户实际运行负荷及峰谷电价变化对模型进行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制冷及蓄冷设备建模是指按系统进行分组建模,分为制冷系统与蓄冷释冷系统;建模目的在于建立制冷与蓄冷输入、输出及调节控制系统,从而根据控制策略,调节各系统能耗及制冷量输出;
所述制冷系统包含基载主机、常规主机、蓄冷主机;蓄冷系统包含蓄冷设备、释冷设备;制冷系统包含该制冷主机正常运行全套设备,该系统具备逐时制冷量Q输出、功率W输出,累计制冷量QC及电耗P统计与输出;
所述蓄冷释冷系统包含蓄冷主机及蓄冷时配套水泵、冷却塔,换热器,蓄冷单元,该系统具备逐时蓄冷量/释冷量Q输出、功率W输出,蓄冷/释冷制冷量QC及电耗P统计与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用户空调负荷建模含全年8760小时逐时负荷预测模型及后续实际运行负荷进行模型修正;负荷预测模型包含一个以上子模块,所述子模块包含历史气象数据库与气象预报数据比对修正模块、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监测模块、峰值与谷值监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气象数据库与气象预报数据比对修正模块用于获取较为准确的用户气象数据,便于提升负荷预测模型的准确程度;其工作流程为建立全年气象数据库及通讯系统,以历史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气象预报数据进行动态修正,主要修正参数为气温、相对湿度、日照、室外风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监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工作计划安排调整负荷预测模型中关于人员活动的影响因素;其流程为用户制定工作流程表,系统根据工作流程表执行,并具备修改功能及历史数据记录与调用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与谷值监测模块用于用户空调负荷峰值与谷值的监测,根据历史监测数据,对制冷及蓄冷系统峰值及谷值功率、峰值及谷值释冷速率等进行限定,避免系统频繁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建立控制策略分解为主机供冷部分和释冷供冷部分;
所述主机供冷部分包括:基载主机、常规主机、蓄冷主机;
所述释冷供冷部分包括:基本释冷量、峰值释冷量;供冷设备与释冷设备之间组合,且各主机出力及释冷量均能够控制;在控制释冷量与蓄冷量平衡的前提下,计算主机供冷与释冷供冷各部分逐时运行费用,选用运行费用最低的组合作为控制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释冷量为冷负荷超过主机装机容量,但电价不属于峰电价时必须释冷以满足供冷需求的释冷量;所述峰值释冷量为电价属于峰电价时释冷供冷量,在蓄冷率不变情况下,峰值释冷量占比越高,运行经济性越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控制策略,在电价峰平谷段运行如下:
1)峰电价:最大释冷速率优先释冷,不足部分优先开启基载主机,其次电制冷主机,最后开启蓄冷主机(运行制冷工况);
2)平电价:优先开启基载主机,不足部分开启电制冷主机,最后开启蓄冷主机(运行制冷工况);
3)谷电价:最大蓄冷速率蓄冷,开启基载主机制冷,负荷波动导致基载机短时间不足时,可开启部分电制冷主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模型修正,目的在于根据用户实际运行数据,修正负荷模型,以期提升负荷预测准确度;根据蓄冷系统运行相应情况,调整系统动作时机,从而动态调整蓄冷量及控制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4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