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及建筑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22176.4 | 申请日: | 2019-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宏达 |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E04B1/76;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建筑 组合模板 连接套件 墙体模板 支护 外装饰 成型 可塑性材料 填充物 加强钢筋 建筑过程 建筑领域 建筑施工 连接固定 内墙模板 外墙保温 外墙模板 一体完成 综合造价 固定件 加强肋 结构体 连接件 抹灰 内墙 墙体 楔形 拼接 美观 拆除 环节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及建筑成型方法,属于建筑领域。所述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包括墙体模板和模板连接套件;所述墙体模板采用可塑性材料,内含加强钢筋,设有内侧楔形加强肋;所述模板连接套件包括连接件和固定件。所述安装方法为:1)设置与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相适应的凹槽;2)内墙模板与外墙模板同步拼接,同时使用模板连接套件进行连接固定,并进行支护;3)注入填充物,形成稳定的结构体;4)拆除支护。本发明的实施可大幅缩短建筑施工工期,降低综合造价;免去建筑过程支模板、拆模板的环节,内墙无需二次抹灰;外墙保温及外装饰和墙体一体完成,结构牢固,外观美观;避免外装饰脱落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及建筑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领域在浇筑混凝土时,先进行模板施工,后浇筑混凝土的建筑成型方式。在混凝土达到结构强度后拆除建筑模板,然后内墙抹灰,外墙在粘贴保温材料后,挂网抹灰,最后粘贴面砖或粉刷喷涂饰面。
1、在现有的施工流程中,建筑模板用量大且浪费很大,需要大量的木工进行模板搭建施工。
2、由于模板搭建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疏忽照成墙体平直度差,墙面平整度不好,给后期装饰施工带来很多弊端。
3、外墙的保温板由于后期粘贴强度不高,容易造成日后脱落,伤人事故时有发生。
4、施工周期长环节多,建筑成本居高不下,建筑质量不易控制。
5、后期粘贴保温及装饰面安装往往需要高空作业造成安全隐患。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及建筑成型方法。达到建筑工期短、质量高、成本低、保温效果好、安全高效的目的,是装配式建筑模板保温饰面一体安装浇筑完成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包括:墙体模板和模板连接套件;
所述墙体模板采用可塑性材料,内含加强钢筋;
所述墙体模板的左右两侧边缘设有互相配合的楔形凸起与楔形凹槽;
所述墙体模板的上下两侧边缘为互相配合的L形结构;
所述墙体模板上设有内侧楔形加强肋,设置在墙体模板的内侧,为竖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条相同规格的楔形凸出结构,内含连接钢筋;
所述连接钢筋的下端从内侧楔形加强肋中突出,用于与其下方的墙体模板连接;
所述内侧楔形加强肋在连接钢筋的正上方位置设置钢筋插口,与连接钢筋相适应,用于与其上方的墙体模板连接;
若干块墙体模板互相连接,即形成完整墙体;两块完整墙体按内侧相对的方向平行设置,并通过所述模板连接套件进行连接,即形成装配式建筑组合模板;其中与室内相邻的墙体模板记为内墙模板,与室外相邻的墙体模板记为外墙模板;
所述墙体模板中的各个加强钢筋与连接钢筋之间进行绑接或焊接,配合模板连接套件形成稳定结构体的钢筋网架;
每块墙体模板配置有若干个所述模板连接套件,包括连接件和固定件;
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为连接点,其长度根据墙体设计厚度确定;
所述固定件有2个,分为固定在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的内侧楔形加强肋上,并与其内部连接钢筋连接,分别用于连接并固定连接件的两端连接点。
所述墙体模板中还内含纤维或与加强钢筋绑接或焊接的铁丝网,以提升强度。
所述墙体模板分为平面模板、转角模板和边缘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宏达,未经赵宏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2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室内棚顶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幕墙玻璃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