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20991.7 | 申请日: | 2019-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竹精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3/82 | 分类号: | D06P3/82;D06P3/52;D06P5/02;D06P5/10;D06P5/00;D06P1/00;D06L4/13;D06L4/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混纺 面料 染色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涤纶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面料前处理:将涤纶混纺面料放入蒸煮液中,并向蒸煮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向蒸煮液再加入适量亚硫酸钠、硅酸钠和磷酸钠的混合物蒸煮后将其捞起,并放入漂白液中漂白;染液配制:向染缸中加入清水和染料,并加入烧碱,然后加热至50~60℃时,再向染缸中加入扩散剂、表面活性剂、均染剂,超声分散处理;面料染色和面料洗涤、烘干四大步骤;本发明通过经过前处理的面料表面杂质有效去除,从而更易上色,上色后的色牢度更高;另外染液中分中温上色和高温浸色两个不同温度段染色,然后严格控制温度升降速率,使得染色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染色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涤纶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但是涤纶面料面料也存在吸湿性较差,夏季穿着有闷热感,同时冬季易带静电等不足,因此这些面料虽然基本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涤纶混纺面料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布料,以涤纶面料为主体与多种不同的材料的织物混纺而成,其不仅具备了涤纶面料的优点,而且完全克服了涤纶面料的不足。但是在涤纶混纺面料染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涤纶纤维是一种结构紧密的疏水性纤维,分子中无特定染色基团,缺乏亲水性,在水中膨化程度低,给染色带来了一定困难;而混纺织物在印染过程中存在上色困难、易沾色、易损伤、匀染性差、色牢度低等问题,现有的技术都不能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因此,发明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涤纶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涤纶混纺面料在染色时存在的上色困难、易沾色、易损伤、匀染性差、色牢度低的问题的染色工艺。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涤纶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面料前处理:将涤纶混纺面料放入蒸煮液中,并向蒸煮液中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将蒸煮液加热至75~80℃时,向蒸煮液再加入适量亚硫酸钠、硅酸钠和磷酸钠的混合物,缓慢升温至95~100℃蒸煮30~50min,蒸煮后将其捞起,并放入漂白液中漂白45~60min,漂白后水洗得到待染色涤纶混纺面料;
2)染液配制:向染缸中加入适当比例的清水和染料,并加入烧碱调节PH至8~10,然后加热至50~60℃时,再向染缸中加入扩散剂、表面活性剂、均染剂,超声分散处理;
3)面料染色:将涤纶混纺面料放入超声分散处理后的染液中,然后缓慢升温至90~100℃,浸染10~15min,再缓慢升温至120~125℃,进行高温染色40~50min,最后缓慢降温至50℃排出染液,得到染色面料;
4)面料洗涤、烘干:先将染色后的面料进行一次冷水冲洗,冷水冲洗后再采用40~45℃碱性水洗溶液对面料进行二次洗涤,将洗涤后的面料在120~130℃的温度下鼓风烘干。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烧碱溶液后的蒸煮液PH值为10~12。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亚硫酸钠、硅酸钠和磷酸钠的混合物重量为蒸煮液重量的0.4~0.6%,且亚硫酸钠、硅酸钠和磷酸钠的质量比为8∶5∶2。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漂白液中的漂白剂为次氯酸钠、双氧水和亚氯酸钠其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清水和染料的比例根据所需染色的色度进行配比。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表面活性剂为胺盐和季铵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温度升降速率均为1~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竹精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竹精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园企管理系统、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车辆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