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密植高产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19624.5 | 申请日: | 2019-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李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市红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10 | 分类号: | A01G22/10;A01G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芦笋 搭架 高产种植 密植 种植 芦笋采收 密植栽培 人力资源 芦笋茎 种植地 节约 扶正 竹竿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芦笋密植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植地整理、密植栽培、搭架、和芦笋采收。该发明方法种植的芦笋,芦笋的种植密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芦笋的种植过程中,一次搭架就可以对芦笋茎秆进行多年扶正,有效节约了搭架成本和减少管理精力,相较于现有的竹竿搭架来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笋密植高产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的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芦笋通常被称为石刁柏,以嫩茎作蔬菜食用,是世界著名蔬菜之 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中含有丰富的抗癌元 素之王—硒,阻止癌细胞分裂与生长,抑制致癌物的活力并加速解毒, 甚至使癌细胞发生逆转,刺激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提高 对癌的抵抗力;加之所含叶酸、核酸的强化作用,能有效地控制癌细 胞的生长。芦笋对膀胱癌、肺癌、皮肤癌等有特殊疗效,并且几乎对 所有的癌症都有一定的疗效。
芦笋的嫩茎是其食用部分,芦笋嫩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物质不但全面、搭配得当,而且含量比较高, 是其他一些蔬菜和水果无法比拟的:1、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素和 高维生素,这个特点也是现代营养学对保健食品提出的要求;2、蛋 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含量高而且比例适当,绿芦笋的氨基酸总量比其他 蔬菜的平均值高27%,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都很高,其中精 氨酸与赖氨酸之比为1.06,营养学家认为二者比例接近1的食物对降 低血脂有作用,特别是在所有的氨基酸中,天门冬氨酸含量高达 1.826%,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3.23%,对心血管病、水肿、膀胱等疾 病均有疗效;3、芦笋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 量元素如钙、磷、钾、铁的含量都很高;微量元素如锌、铜、锰、 硒、铬等成分,全而且比例适当,这些元素对癌症及心脏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营养学家和素食界人士均认为它是健康食品和全面的抗癌 食品;4、含有较多的天门冬酰胺,天门冬酰胺酶是治疗白血病的药 物。
芦笋为多年生植物,一年种植,可连续采收8~15年,但芦笋茎 秆高达1.5~2m,在风中容易倒伐;种植密度受到限制,导致密度偏 小,产量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芦笋密植高产种 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芦笋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在风中易倒伐,种植密 度偏小的技术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芦笋密植高 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植地整理:选取土壤肥沃、透气性良好、浇灌方便且土壤 的PH值在5.8-6.7之间的沙质土作为种植园,将地表深翻50-62cm, 同时将种植地中的杂草和板结的土块清除干净,晾晒3-4天;起垄, 垄宽80-100cm,垄与垄之间相距10-20cm,在垄上挖种植沟,种植沟深40cm,宽20cm,在沟中施放基肥,每亩2600kg-3100kg,施肥后 覆盖沙土5-7cm;
b、密植栽培:种植沟处理结束后将芦笋幼苗定植于种植沟中部, 定植时将幼苗地下茎部分,有着生鳞芽的一端顺着沟的走向分布,并 将幼苗储藏根均匀展开覆土4-6cm并按实,再覆盖沙土5-7cm,压实, 浇足透根水;在笋苗种植28-33天后,在距离植株35-45厘米处开沟, 沟深20厘米,向沟内追施有机肥,施肥后覆盖沙土6-8cm,每亩追 施有机肥50-100千克;
c、搭架:种植10天后,检查幼苗存活情况,发现死亡植株时及 时清理并补栽;在相邻的幼苗之间固定一个可调节高度的种植架;
d、芦笋采收:定植当年不进行采摘;第二年开始采收新抽发的 嫩茎,采收季节结束之后将母茎割掉,重新留茎;每次采笋后均覆土 至沟面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市红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宿州市红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9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