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静态随机存储器内存内减法的电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17478.2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8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蔺智挺;陈崇貌;吴秀龙;彭春雨;黎轩;卢文娟;谢军;欧阳春;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7/50 | 分类号: | G06F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陈亮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态 随机 存储器 内存 减法 电路 结构 | ||
1.一种基于静态随机存储器内存内减法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包括整体时序控制模块、行地址译码模块、列地址译码模块、SRAM存储阵列、字线选择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
所述整体时序控制模块与所述行地址译码模块、列地址译码模块、字线选择模块和输出模块连接;
所述行地址译码模块与若干个字线选择模块相连;
所述字线选择模块与所述SRAM存储阵列相连;
所述SRAM存储阵列与所述列地址译码模块以及输出模块相连;
在所述SRAM存储阵列中包括若干SRAM单元,每4个SRAM单元组成4位二进制减法计算单元模块Block4B,每行SRAM单元的左字线WLL相连,每行SRAM单元的右字线WLR相连,且每列SRAM单元的全局位线与所述列地址译码模块和输出模块相连;
每个SRAM单元同时与局部位线相连,局部位线根据输入数据和每列SRAM单元中数据的不同而放电得到不同的电压,通过比较两根位线的电压差来得到计算结果;
其中,在组成的4位二进制减法计算单元模块Block4B中:
两个PMOS晶体管分别记为P0和P1,两个电容分别记为C0和C1,4个SRAM单元分别为CELL0~CELL3,两个传输门分别记为TG1和TG2;
4个SRAM单元CELL0~CELL3的BL端组成局部位线LBL信号,BLB端组成局部位线LBLB信号;
4个SRAM单元CELL0~CELL3的左字线WLL分别接输入字线信号WLL0~WLL3,右字线WLR分别接输入字线信号WLR0~WLR3;
进一步的,PMOS晶体管P0的源极与电源VDD相连,漏极与全局位线信号GBL相连,栅极与预充信号PRE相连;
PMOS晶体管P1的源极与电源VDD相连,漏极与全局位线信号GBLB相连,栅极与预充信号PRE相连;
电容CO的上端与局部位线信号LBL相连,下端与GND相连;电容C1的上端与局部位线信号BLB相连,下端与GND相连;
传输门TG1由传输门控制信号TGE和TGEB控制,连接全局位线GBL和局部位线LBL;
传输门TG2由传输门控制信号TGE和TGEB控制,连接全局位线GBLB和局部位线LBL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静态随机存储器内存内减法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RAM单元为双字线6管SRAM单元,其中包括:
四个NMOS晶体管和两个PMOS晶体管,四个NMOS晶体管分别记为N0~N3,两个PMOS晶体管分别记为P0~P1;
PMOS晶体管P0和NMOS晶体管N0构成一个反向器,PMOS晶体管P1和NMOS晶体管N1构成另一个反向器,两个反向器形成交叉耦合结构;
NMOS晶体管N2和NMOS晶体管N3作为传输管,其中NMOS晶体管N2的源极与位线BL相连,NMOS晶体管N2的栅极与所述左字线WLL相连,NMOS晶体管N2的漏极与存储节点Q相连;
NMOS晶体管N3的源极与位线BLB相连,NMOS晶体管N3的栅极与所述右字线WLR相连,NMOS晶体管N3的漏极与存储节点QB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74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