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向路面自动化投放路障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16662.5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伟 |
| 主分类号: | E01F9/70 | 分类号: | E01F9/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 自动化 投放 路障 方法 | ||
1.向路面自动化投放路障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右侧投放阶段;
S1:工作人员通过驱动装置调整车体的位置;
所述的车体包括车架、前轮构件、后轮构件、安装板、座椅,所述的后轮构件包括后轮组件,后轮组件包括连接支架、后轮,连接支架活动安装于车架上并且其可绕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转动,后轮的轮轴轴向平行于地面,后轮活动安装于连接支架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后轮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后轮组件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前轮构件包括前轮轴、前轮,前轮轴的轴向平行于后轮的轮轴轴向,前轮轴活动安装于车架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前轮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固定套接于前轮轴的一端;
所述的安装板呈水平布置,安装板固定安装于车架上并且安装板位于前轮构件和后轮构件的上方,安装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投放孔;
所述的座椅安装于安装板的上端面,并且座椅靠近车体的车尾端;
所述的驱动装置安装于车体并位于安装板的下方,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车体前进的驱动机构、用于使车体换向的换向机构;
工作人员通过换向机构调整车体的位置,并最终使座椅位于车行道的外侧,并且此时投放装置的投放位置为右侧投放;
S2:工作人员使投放装置内部的动力传递未断开;
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投放动力传递机构、连动机构、投放机构、中间板、限位机构;
所述的投放动力传递机构包括用于接收车体前进产生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连动机构的投放动力传递构件、用于控制投放动力传递构件内部动力是否断开的开启构件;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齿轮轴,齿轮轴的轴向平行于车体的前进方向,齿轮轴活动安装于车架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投放动力传递构件为带传动构件,并且投放动力传递构件的投放主动带轮活动套设于齿轮轴外部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开启构件进行动力传递;
所述的开启构件包括呈环形结构的连接盘、手动开启部件,连接盘与齿轮轴之间设置有传递组件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传递组件一进行连接传动,连接盘沿齿轮轴轴向发生位移时,齿轮轴通过传递组件一持续向连接盘输出动力,所述的传递组件一为设置于齿轮轴上的外花键一、设置于连接盘上的内花键一;
所述的投放主动带轮与内花键一之间设置有传递组件二并且两者之间通过传递组件二进行连接传动,内花键一沿齿轮轴轴向发生位移时,内花键一可通过传递组件二持续向投放主动带轮输出动力,所述的传递组件二为设置于内花键一上方的外花键二、设置于投放主动带轮上的内花键二;
所述的手动开启部件用于工作人员手动控制外花键二是否插入内花键二;
工作人员通过移动手动开启部件并使连接盘做靠近投放主动带轮的运动,并最终使得外花键二插入内花键二,投放动力传递机构内部动力传递由断开切换至未断开;
S3:工作人员将路障堆搬离至限位机构内的投放区;
所述的投放机构设置于安装板的下方,投放机构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位于投放孔沿前轮轴轴向的一侧正下方,两组投放机构分别为投放机构一、投放机构二;
所述的中间板呈水平布置,中间板与安装板下底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并且两组之间通过固定支架进行固定连接,中间板位于投放孔的正下方,并且中间板位于投放机构一与投放机构二之间的区域;
所述的投放机构一包括固定板、投放推板、投放导向杆,固定板呈水平布置且固定板固定安装于车架上、并且固定板位于投放孔的下方,投放导向杆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车体的前进方向,并且投放导向杆固定安装于固定板的上端面;
所述的投放推板水平放置于固定板的上端面,投放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滑动构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滑动构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构件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车体的前进方向,所述的投放推板的侧面还设置有连接凸起,投放推板通过连接凸起活动套接于投放导向杆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投放推板朝向中间板的侧面由两部分构成并且分别为靠近车体前进端的抵推斜面、靠近车体车尾端的竖直面,抵推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距离沿车体的前进方向并由车体的前进端指向车尾端递减;
所述的固定板的上端面与中间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并且固定板上端面与安装板下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路障底座的厚度,固定板与中间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路障底座的最小对角线长并小于路障底座的最大对角线长;
所述的投放机构一、安装板、车体、中间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投放机构二、安装板、车体、中间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限位机构设置于安装板的上方,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导向杆、限位块,限位导向杆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前轮轴的轴向,并且限位导向杆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的上端面,限位块呈竖直布置,限位块设置有引导凸起且限位块通过引导凸起活动套接于限位导向杆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限位块的下底面与安装板的下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的限位块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限位块一、限位块二,限位块一朝向限位块二和限位块二朝向限位块一的侧面均为与路障底座相匹配的V形面,并且两V形面之间的距离等于路障底座的最大对角线长,两组限位块之间的区域为限位机构的投放区;
所述的投放装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投放机构二靠近座椅并且投放区位于投放机构一正上方的右侧投放状态、投放机构一靠近座椅并且投放区位于投放机构二正上方的左侧投放状态,投放装置的初始状态为右侧投放状态;
工作人员将存放于车体内的路障堆搬离至限位机构的投放区,其中位于最下方的路障底座放置于中间板上端面与投放机构一的固定板上端面,并且投放推板的抵推斜面与路障底座的侧面接触;
S4:工作人员调整车体的位置并使投放装置处于右侧投放状态,并且将路障堆搬离至限位机构的投放区后,车体前进并通过投放动力传递机构、连动机构使得投放机构一做往复运动;
其中前半周期内,投放推板做靠近车体前进端的运动,并最终使位于最下方的路障绕自身轴向转动,由于固定板与中间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路障底座的最小对角线长并小于路障底座的最大对角线长,从而使得路障绕自身轴向转动并最终竖直掉落至路面,同时下一路障竖直掉落并位于投放推板的上端面;
后半周期内,投放推板做靠近车体车尾端的运动,当投放推板运动至原状时,下一路障掉落并位于中间板上端面与固定板上端面,从而使路障堆与投放机构一之间的接触关系恢复至原状;
而后投放机构一继续使位于最下方的路障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竖直掉落至路面,如此往复;
(二)左侧投放阶段;
S5:工作人员通过切换装置改变投放装置的运动状态;
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切换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切换电机、丝杆、切换导向杆,切换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的上端面并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前轮轴轴向,丝杆同轴固定安装于切换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切换导向杆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前轮轴的轴向,并且切换导向杆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的上端面;
所述的座椅底部设置有支撑凸起,座椅通过支撑凸起活动套接于切换导向杆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当需要对路障进行左侧投放时,若车体进行一百八十度换向并位于车行道的左侧、并且车体反向前进时,本投放车无需进行改变,此时投放机构一对车行道进行左侧投放并且工作人员位于车行道外侧;
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连动套筒、切换板,连动套筒活动套接于限位导向杆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动套筒位于限位块一与限位块二之间的区域,并且设置于限位块一的引导凸起与连动套筒的一端抵触、设置于限位块二的引导凸起与连动套筒的另一端抵触;
所述的切换板设置有连动凸起,切换板通过连动凸起活动套接于限位导向杆的外部,连动凸起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位于切换板沿限位导向杆引导方向的一端,限位块一与限位块二位于两连动凸起之间的区域,并且设置于限位块一的引导凸起与一组连动凸起抵触、设置于限位块二的引导凸起与另一组连动凸起抵触;
所述的切换机构还包括连接绳一、连接绳二、若干组过渡滑轮,所述的过渡滑轮的轴向垂直于地面,过渡滑轮活动安装于安装板的上端面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连接绳一的一端与座椅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部分过渡滑轮并与切换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绳二的一端与切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部分过渡滑轮并与座椅固定连接;
若车体换向并最终平移至车行道的左侧、并且车体继续沿右侧投放时的前进方向前进时,切换电机运行并通过丝杆使得座椅沿切换导向杆的引导方向做靠近投放机构一的运动,同时限位机构通过切换机构由位于投放机构一的区域运动至位于投放机构二的区域,即投放装置切换至左侧投放状态,而后投放机构二对路障进行左侧投放,并且投放机构二投放路障的过程与投放机构一的投放过程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伟,未经张伟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66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位式反光道口标柱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的高速公路抢修用封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