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途径整车电源切换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08880.4 | 申请日: | 201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7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伟;王志海;杨超;金明明;顾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途径 整车 电源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途径整车电源切换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整车电源划分为关闭状态、开启状态和驾驶状态;所述关闭状态下整车电源只为基础电器供电,所述开启状态能够为除去车辆驱动系统之外的电器供电,所述驾驶状态为包括车辆驱动系统在内的全部电器供电;获取电源状态切换指令;所述获取电源状态切换指令包括通过检测电源状态切换开关的状态直接产生电源状态切换指令,以及通过检测用户对非电源状态切换开关的其它部件的操作产生电源状态切换指令两种方式来实现;根据所述电源状态切换指令切换电源状态。本发明能够在最常用的电源模式切换场景中简化电源切换路径,以及在需要进行用户意图推测的场景下实现更为灵活的电源模式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途径整车电源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车型的电源模式切换方式主要有二类:第一类为用户主动操作进行电源模式切换的切换方式,第二类为基于场景推测进行电源模式切换的切换方式。
第一类的切换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基于机械钥匙位置变化来切换电源模式的切换方式和基于一键启动按键的操作来切换电源模式的切换方式,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一键启动按键模式的的切换方式的切换逻辑所示:
当车辆处于OFF(熄火)的情况下,大部分功能都不可用,只保留少部分功能,如双闪灯,仪表等功能,在该模式下,当用户短按一下启动按键,车辆电源模式可以自动跳转到ACC档,在ACC模式下,用户可以听收音机等娱乐性功能;在ACC模式下用户短按一下启动按键,车辆电源模式可以自动跳转到ON档,车辆的大部分舒适性功能都可以使用,如空调灯光等;在任何电源模式下,当用户踩刹车且同时短按启动按键的时候,车辆电源模式自动跳转到Ready,该模式下车辆可驾驶,在Ready和ON档,可以通过短按启动键切换到OFF。
基于机械钥匙位置变化来切换电源和一键启动按键模式切换电源均需要用户根据当时所处场景主动触发切换,只是切换的具体方式不同而已,因为无法对用户当时所处场景进行预测,因此,无法进行电源模式的自动切换。
第二类的切换方式中用户在使用某些功能之前不需要有意识地去相应的切换电源模式,其切换逻辑如图2所示,当车辆处于OFF(熄火)的情况下,大部分功能都不可用,只保留少部分功能,如双闪灯,仪表等功能,当判断出用户进入车内时,车辆电源模式可以自动跳转到ON档,具体地,可以通过用户打开车门时或者踩刹车踏板或者主驾座椅重量变化或者OFF后预设时间内轻触触摸屏等条件判断用户是否进入了车内。在ON模式下,除驾驶外,车辆的大部分舒适性功能都可以使用,如空调灯光等,而当用户踩刹车换挡的时候,车辆电源模式自动跳转到Ready,该模式下车辆可驾驶。
这种切换模式不需要用户手动进行电源模式的切换,通过设置相应传感器可以对用户所处的场景和实际需求进行预测,从而实现电源模式的自动切换。但是,这种模式的电源切换逻辑并不精细,无法自动切换到部分电器可用的电源模式,与用户的使用习惯贴合度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途径整车电源切换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途径整车电源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整车电源划分为关闭状态、开启状态和驾驶状态;所述关闭状态下整车电源只为基础电器供电,所述开启状态能够为除去车辆驱动系统之外的电器供电,所述驾驶状态整车电源能够为包括车辆驱动系统在内的全部电器供电;
获取电源状态切换指令;所述获取电源状态切换指令包括通过检测电源状态切换开关的状态直接产生电源状态切换指令,以及通过检测用户对非电源状态切换开关的其它部件的操作产生电源状态切换指令两种方式来实现;
根据所述电源状态切换指令切换电源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8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