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球追踪方法、电子装置及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00956.9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6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玮晨;林咏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9 | 分类号: | G06V40/19;G06V40/18;G06F3/01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眼球 追踪 方法 电子 装置 非暂态 电脑 读取 记录 媒体 | ||
一种眼球追踪方法、电子装置及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其中,眼球追踪方法包含:由处理电路建立眼球模型;由处理电路依据多个第一瞳孔形状信息以及眼球模型分析第一头部中心位置,其中多个第一瞳孔形状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一凝视向量;由摄影电路捕捉眼睛的第一影像;由处理电路依据眼球模型以及第一影像分析判定凝视向量;以及由处理电路依据实际瞳孔形状信息组以及多个模拟瞳孔形状信息组调整第一头部中心位置。如此,使用者头部的旋转和移动可在眼睛追踪期间实时更新。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一种眼球追踪方法及一种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且特别涉及用于头戴式显示装置(Head Mount Display,HMD)中的眼球追踪方法、电子装置及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近来,眼球追踪方法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应用当中。举例来说,于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的应用当中,眼球追踪方法被用在VR或AR系统中追踪使用者的凝视方向以提供VR或AR环境中相应的反应及/或控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眼球追踪方法,包含:由处理电路建立眼球模型;由处理电路依据多个第一瞳孔形状信息以及眼球模型分析第一头部中心位置,其中多个第一瞳孔形状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一凝视向量;由摄影电路捕捉眼睛的第一影像;由处理电路依据眼球模型以及第一影像分析判定凝视向量;以及由处理电路依据实际瞳孔形状信息组以及多个模拟瞳孔形状信息组调整第一头部中心位置。
于部分实施例中,其中该些模拟瞳孔形状信息组对应于多个第二头部中心位置,且该些第二头部中心位置中的每一者与该第一头部中心位置距离一单位距离。
于部分实施例中,还包含:计算该些模拟瞳孔形状信息以及该实际瞳孔形状信息之间的多个相似度数值;判定该些第二头部中心位置中的一者,其中该些第二头部中心位置中的一者与该些相似度数值中的最高者相对应;以及判定该些第二头部中心位置中的该者为该第一头部中心位置。
于部分实施例中,还包含:由该摄影电路于一时间段中捕捉该眼睛的多个第二影像,其中该些第二影像对应于多个第二瞳孔形状信息;以及由该处理电路建立该实际瞳孔形状信息组。
于部分实施例中,还包含:由该摄影电路捕捉该眼睛的多个第二影像,其中该些第二影像对应于多个校正点;以及由该处理电路依据该第二影像取得多个第二瞳孔形状信息,以建立该眼球模型。
于部分实施例中,还包含:由该第一影像取得一第三瞳孔形状信息;计算该第三瞳孔形状信息以及该些第二瞳孔形状信息之间的多个相似度数值;依据该些相似度数值判定一判定凝视向量,其中该判定凝视向量对应于该些第二瞳孔形状信息中的一者,其中该些第二瞳孔形状信息中的该者包含该些相似度数值中的最高者。
于部分实施例中,还包含:依据该判定凝视向量计算该判定凝视向量以及一显示电路之间的一相应模型。
于部分实施例中,还包含:捕捉该些第一瞳孔形状信息,其中该些第一瞳孔形状信息对应于一实际头部中心位置;计算该些第一瞳孔形状信息以及多个模拟瞳孔形状信息之间的多个相似度数值,其中该些模拟瞳孔形状信息对应于多个模拟头部中心位置;以及判定该些模拟头部中心位置中的一者为该第一头部中心位置,其中该些模拟头部中心位置中的一者对应于该些相似度数值中的最高者。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摄影电路、处理电路、存储器以及一或多程序。处理电路,电性连接于摄影电路。存储器电性连接处理电路。一或多个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并用以被处理电路所执行,一或多程序包括以下指令:建立一眼球模型;依据多个第一瞳孔形状信息以及该眼球模型分析一第一头部中心位置,其中该些第一瞳孔形状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一凝视向量;控制该摄影电路捕捉该眼睛的一第一影像;依据该眼球模型以及该第一影像分析一判定凝视向量;以及依据一实际瞳孔形状信息组以及多个模拟瞳孔形状信息组调整该第一头部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0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