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96646.4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8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颖;张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6/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线通信 节点 中的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第一节点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信令分别包括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分别针对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和第二子信号;第一比特块和第二比特块分别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子信号和所述第二子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平均每个比特所占用的资源粒子的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有关。在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上承载控制信息时,上述方法可以更灵活的分别控制控制信息和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的传输可靠性,提高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是支持蜂窝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和传统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相比,5G系统支持更加多样的应用场景,比如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通信)和mMTC(massive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传输可靠性的要求都不同,之间的差异会高达几个数量级。
传统的LTE系统中,当上行控制信息和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在时域冲突时,上行控制信息可以在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上传输。基站可以通过控制上行控制信息在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上占用的RE(Resource Element)的数量来保证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可靠性。为了满足数据和控制信息不同的可靠性要求,在R(Release)15中基站可以在调度信令中动态调整每个控制信息比特在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中平均占用的RE的数量。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在调度信令中可以调整每个控制信息比特在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中平均占用的RE的数量,但在调度信令开销受限的情况下,控制信息的传输可靠性仍然和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的传输可靠性紧密相关。由于不同应用场景对传输可靠性的要求之间的差异可以高达几个数量级,这种相关性会造成控制信息可靠性下降或对空口资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第一节点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第二节点中,反之亦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信令分别包括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分别针对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
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和第二子信号;第一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子信号,第二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子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中平均每个比特所占用的资源粒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有关;所述第二比特块中平均每个比特所占用的资源粒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不增加信令开销的前提下,灵活的动态控制上行控制信息在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中的传输可靠性。上述方法通过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可靠性和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的传输可靠性解耦,利用一个参考信道来确定每个控制信息比特在上行物理层数据信道中平均占用的RE数量解决了这一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6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