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水、种植、自动循环浇灌绿植桶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86722.3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5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旺;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秀旺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4000 山西省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 种植 自动 循环 浇灌 绿植桶 | ||
一种荒山、荒漠埋设带有纯蓄水空间、滤网层、有机沙土蓄水层、有机沙土培植层和自动循环浇灌系统的“蓄水、种植、自动循环浇灌绿植桶(桶、坑、柜等可蓄水器物,统称‑‑绿植桶)”,其内种草、植树绿化荒山、荒漠。其桶沿高于地表面,有效阻挡沙土流动,蓄水空间有效蓄储渗透水资源反复循环浇灌,地面湿润沙土不宜被刮起,控制了沙尘暴的形成,植物水肥丰富,茁壮成长,有效减弱了风力,降低了危害,有效开发荒费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干旱的荒山、荒漠绿化领域。是一种用于在干旱的荒山、荒漠分布埋设种苗、种草、植树绿化荒山、荒漠的蓄水、种植、自动循环浇灌绿植桶(桶、坑、柜等可蓄水器物统称---绿植桶)。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治理荒漠的方法很多。有植树阻风法;格栅、围堰阻沙法;地膜、塑化材料覆盖法等等。但都效果不理想,不是治理困难虎头蛇尾,就是治理经费高昂得不偿失,有的还事与愿违造成危害污染环境。综合种种方法都存在一个弊端---都不能有效保留渗透的水份,荒山、荒漠区域干涸的原因并非都是缺水无雨,而是因其地表结构的原因,水份渗透、流失快,地表不能蓄储水份,导致逐渐荒芜。目前的治理方法都不能有效控制水份渗透、流失,前面浇灌后面干涸,有人管理时成效显著,无人问津时树枯堤陷,前功尽弃。因此治理荒山荒漠仍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持续有效又不污染环境治理绿化荒山、荒漠,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干旱的荒山、荒漠区域分布埋设本发明设计的″蓄水、种植、自动循环浇灌绿植桶″,在其内种苗、种草、植树。通过埋设的绿植桶沿阻挡沙土流失,通过种苗、种草、植树绿化荒山荒漠,通过蓄储的水和自动循环浇灌系统,保证植物成活、成长率,从而达到改变荒漠环境,绿化治理荒山、荒漠的目的。
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干旱的荒山、荒漠区域分布埋设本发明设计的带有纯蓄水空间、滤网层、有机沙土蓄水层、有机沙土培植层和自动循环浇灌系统的“蓄水、种植、自动循环浇灌绿植桶(桶、坑、柜等可蓄水器皿物,统称---绿植桶)”,在其内种苗、种草、植树,再通过附近水源(井、河、湖、海、池塘等充足水量)加设补水系统,根据地形要求串、并联网分别与各绿植桶进行干旱、缺水时及时补水。本发明一经埋设、绿植、补充蓄水完成即可通过人工智能设置并起动自动循环浇灌系统按时、按量对绿植物进行循环浇灌。植物得到充足的浇灌后茁壮成长。
有益效果:
埋设的绿植桶桶沿高于地表,有效阻挡沙土流动,解决了沙土流动、流失的难题。绿植桶埋设于地表下,桶内水份不宜蒸发,蓄水保存持久。浇灌后植物吸收剩余水份渗透蓄储。浇灌---渗透---蓄储---浇灌,循环往复节约了水资源。循环往复浇灌后的地表面环境湿润,沙土不宜被风吹起,种植的树木减弱了风力的強度,从而降低了沙尘暴的形成,改善了气候环境质量。
本发明设计理念清哳,方法简单有效,一经开发推广,荒山绿了,荒漠绿了,荒费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开发前景广阔!
貝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a型蓄水、种植、自动循环浇灌绿植桶(桶、坑、柜等可蓄水器物,统称绿植桶)纵剖面图。
图2.b型绿植桶纵剖面图。
图3.c型绿植桶纵剖面图。
图4.绿植桶自动循环浇灌示意纵剖面图。
图5.第一种实施例--平整区域水平分布埋设绿植桶及并联补水示意纵剖面图。
图6.第二种实施例---山、坡、丘陵等坡形区域分布递进埋设绿植桶及串联补水示意纵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秀旺,未经王秀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喷涂设备及喷涂方法





